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包容性发展中产业结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2)

—基于重庆的案例分析

对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重庆市在发展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当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关注人的均等发展机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入手:

教育。以财政转移或绿色通道等形式补贴教育弱势群体、促进教育现代化和科技化水平、优化和创新教育生产部门的投入组合,带动多部门立体联运和共同发展。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互动,以产养学,促进教育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医疗。大力发展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和电子元件制造业,同时促进银行业对于医疗卫生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金融支持(金融租赁,其他融资形式)。要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与多元化的医疗保障体系。

社保和社会福利。拓展融资渠道,改善来源集中度过高、依赖性过高弊端;敢于引入金融机构,增强市场活性和资金动作效率。在引入金融机构的同时,加强风险监管,确保资金安全。

(作者分别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流量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设计与战略选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07089、12&ZD100)

【注释】

①Dewick,Greenhe,Miozzo P.Dewick,K.Green,M.Miozzo. Technological change,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Futures.2004.36(3).67-94.

②张立厚,陈鸣中,张玲:“石龙镇产业结构优化的系统仿真分析”,《工业工程》,2000年第9期,第51~53页。

③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2~144页。

④王述英:《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太原:山西出版社,1998年,第97页。

⑤宋锦剑:“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问题”,《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3期,第92~97页。

⑥陈静,叶文振:“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度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第47页。

⑦注1数据来源:2012年相关统计年鉴,注2地区生产总值、行业产值均按照可比价测算。(笔者注)

责编/王坤娜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包容性   指标体系   实证   产业结构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