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健康增长新路径(2)

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劳动投入、劳动者的发展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科学发展观恰恰在这方面作了重要论述,如中共十八大号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指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体人民,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就是强调要做到社会劳动在各产业、部门间实现按比例分布。应该说,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2003到2012年,我们战胜了几场严重的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迅速扭转了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较为突出,仍然需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改革的重要位置。例如,长期以来,一些行业在行政垄断的关照下,所取得的利润远远超过了其他部门。于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些部门,造成低水平重复竞争,产能过度扩张,大大超过了现实需求。而与此同时,一些急需发展的领域却往往得不到资金的青睐,一直偏“冷”,反过来也无法对那些过剩产能行业的产品形成有效需求。最终,造成了大量工业产品积压,价格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而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亏损日益严重。

因此,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着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设置一个监测各行业平均利润率的超越指数(index of super-average-profit, SAPI)。具体方法是,设一个-1—0—1的标尺,以0点作为平均利润率的基点,左右端分别显示低于和高于平均利润率的程度。根据经验,在0点的左右方各标出一定的合理超越点,例如-0.4和0.4,把该范围内的偏离视为平均利润率的合理弹性幅度。高于合理弹性幅度的部门或行业,可视为疑似垄断或发展过热的部门或行业,低于合理弹性幅度的部门或行业,则可视为疑似竞争过强或发展偏冷的部门或行业。

其次,根据对上述超越指数的监测情况,对我们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及时做出调整。一方面,要扶植那些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但其利润率水平还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行业和部门,从而加大对市场上所需产品引导、开发、投资的力度。另一方面,则要限制和压缩个别行业或者一些可能影响到全局的大企业所攫取的巨额超额利润,要打破它们借助某些“超市场”力量所获得的垄断。同时,着眼于长远发展,还要加强立法、执法、监督等手段,逐步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使其产品的销售量、库存量、利润等一些所谓的“商业秘密”得以公开,供政府决策参考。而我们的职能部门要结合这些内容,及时发布客观、准确的供求信息,并建立一套完整的供、产、销信息网。在此基础上,指导企业和个人按照公布的信息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和经营。只有做到以上这三个方面,整个社会劳动在各产业部门间才可能实现按比例均衡分布。

第三,应大力鼓励、扶持一些行业的创新发展,以此培育一批新的消费热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其实也是不同产业部门间劳动分布比例得以均衡发展的一种现实要求。具体来说,可以考虑在旅游、通讯、信息技术等一些与民生有关、目前发展环境可能还不是很热的消费领域多下些功夫,重新挖掘一些新的项目,通过大力培育、开发,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例如,在旅游产业方面,目前仅靠每年国家的法定假期来加以推动,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应该通过进一步落实完善公民的带薪休假制度,来激发起更多民众投入旅游休闲活动的热情。与此同时,还能够发挥旅游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能够既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又通过分散出游来有效避免景点和交通拥堵,避免对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又如,我们的通讯、信息技术等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用户数量已经世界领先,但随着人们需求层次的进一步升级,一些产品的功能特别是服务的广度、深度越来越需要很好地挖掘和提高。像移动电话,目前在中国早已不是对它的普及,而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降低资费水平等工作,来帮助人们利用智能手机达到观看电视直播、提供家居远程监控、实现社会保障等服务功能目的。同样,在今天这个网络化时代,也已不能仅把网民数量的多少当作衡量其发展的指标。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网络信息的传播能力,深化它对经济更广泛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要扩展它的“宽度”,推进它的“维度”。扩展宽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不断提高网络宽带来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应用需求。所谓推进维度,就是指要从更大范围和角度打开其应用的想像空间。例如已经开始使用的方兴未艾的物联网技术。对此,要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需求为导向,可以重点考虑从交通物流、工业监测、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家居与智能消防、个人健康等生产和消费型服务业入手,加大技术研发与投入,从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为中国民航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本文系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项目—“基于社会劳动按比例分布规律的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理论研究”的成果之一)

【注释】

①高敏雪:《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蔡昉:“未来靠什么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参考报》,2011年9月26日。

③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0页。

责编 / 张蕾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长新   生产总值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