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教尚学成为犹太人共同一致的民族心理
崇尚智慧是犹太民族的文化传统。犹太人宗教圣典《塔木德》告诫犹太人:“学习是一种至高的善,是敬神的一部分,学习应是犹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伟大的拉比约哈南更强调:学校在,犹太民族就在。被誉为“以色列国之父”的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戴维·本—古里安认为“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可见,重视教育已经融化在犹太人的血液里。
崇教兴学。1948年,以色列只有两所大学,招生1600人;现今,以色列有大学20所,在校生达12万之多。以色列建国初期就制定了第一部法律《义务教育法》。根据法律规定,教育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6%左右,教育经费在预算中所占份额最多,占政府开支的22%,科研经费所占比例居全球之首。以色列的领导人非常重视教育,逐步加大教育支持力度,根据相关文献数据可知,“70年代(20世纪—笔者注)中期以后,教育经费占比超过8%,到2000年,以色列的教育经费投入占比已高达10.4%,这一比例甚至超过美国和日本,居世界各国之最”。
教育的经常化、民俗化。因为长期的战争,犹太人特别重视国防教育,犹太人通过丰富的史料、重要的文物、真实的遗迹,还原历史事实,使国民在真实的事实面前受到教育、得到感染。犹太人还大兴爱国主义教育设施:大屠杀纪念馆和纪念二战反法西斯先烈而立的塔碑、各类战争或烈士纪念碑、耶路撒冷历史博物馆、马萨达古城堡、“哭墙”、“纳粹大屠杀纪念馆”。不仅如此,犹太人还开展“用脚去认识以色列”运动,每年组织公民到耶路撒冷“哭墙”和二战纪念馆,回顾犹太民族悲惨命运,使青年人在活动中加深对国土和国家生存环境的认识,从而坚定爱国主义信念。
国防教育是犹太人普通教育必修课。以色列军方总参谋部管辖的青年教育部专门负责全国学生的国防教育与军训。以色列政府规定:l8~70岁公民必须参加法定国防教育,即使有特殊情况的妇女和老人也要在家接受国防教育知识函授教育。为了加强教育,以色列设立各种节日来纪念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作出贡献的人们,犹太人设立“独立日”、“阵亡将士日”、“死难犹太人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时时处处提醒犹太人不要忘记历史,切莫遗忘为民族和国家做出过贡献的英雄。
建国60多年,历经5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生存环境极端险恶的中东不仅站稳了脚跟,还成为了中东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色列高度重视教育崇尚学习,这种理念已经内化为犹太人的价值追求,外化为犹太人的实际行为,已经并将继续对犹太民族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启示与结论
犹太人拥有足够的智慧、经济实力、爱国激情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他们用复活民族语言、执着追求“应许之地”、不分国界地建设自己的国家、崇教尚学来维系民族情感,诠释了民族核心四要素,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深刻内涵,犹太人正是围绕这四要素来凝练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在任一国家政治生活和国民教育体系中都居于重要地位,是一个民族对“我是谁”、“我从哪来,到哪里去”、“我的家园在哪里”的一种身份确认。从犹太民族的爱国主义践行成功经验来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践行,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西方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主张学习借鉴西方,而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坚持的较少,容易形成民族虚无主义泛滥。从犹太民族的经验看,我们要重视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典籍磅礴浩瀚,道德体系构建完善,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凝聚提供了精神沃土与资源源泉。在当前教育体制与高考制度改革的大潮中,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得到进一步强调,正以其独有的魅力诠释着以爱国主义为统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爱国主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免费向全社会开放,使爱国主义永植人民心间;进一步重视革命传统教育,通过丰富的史料、重要的文物、真实的遗迹,还原历史事实,提高国防教育效果。
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延续性。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对象是中小学学生等未成年人,而对成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缺乏,因而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分级计划,设计针对不同的年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避免千人一面,内容单一化,并使之制度化。要利用各类重大时间节点传播主流价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比如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一二九爱国运动纪念日等,要使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在未成年人中,而要深深根植于我们每一位国民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加强国情教育。犹太民族对于土地的渴望由来已久,与犹太民族相比,中华民族要欣慰与庆幸,不必为生存的土地而困扰,但我们应珍惜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并努力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厚待我们的国土。
及时传颂爱国情怀。爱国没有国别,要因势利导聚集全球华人爱国情怀,要利用奥运会、世博会等重要时机将全球华人的爱国热情传导到世界各地,传递到每个华夏子女的心中,使中华之爱扎根在人们心中。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与以色列对于教育的投入相比,我国对于教育的投入可谓相差甚远,这不仅表现在经费投入,更重要的表现在思想认识上,我们应重视广大农村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自愿辍学”现象,加强对社会的治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民族素质。
(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责编/张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