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犹太民族爱国主义教育构成要素及启示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太民族在其形成和迁徙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及心理特征等要素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犹太民族爱国主义践行系统,其有效性已经为历史所印证。犹太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经验对我们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犹太民族 爱国主义 启示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内涵既有自身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也有随着时代变迁的与时俱进性,但各民族间爱国主义培育与践行也有相互借鉴性,分析与审视犹太民族在其形成及迁徙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犹太民族爱国主义践行路径,对犹太民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构成要素分析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犹太民族曾散居世界各地,虽然历经长达2000年的大流散,但无论身在何处居于何地,犹太民族都秉持强烈的忧患意识,犹太人自觉把个人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得失与民族荣辱休戚与共,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与民族精神构成了犹太人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

复活希伯莱语以维护民族文化与凝聚民族情感

公元71年,罗马帝国吞并了以色列王国,自此犹太人开始了全世界大流亡,他们四处迁徙,流亡到136个国家(地区),由于要适应寄居国经济文化生活,犹太人曾讲述一百多个国家的语言。由于多年的散居生活以及受到异域文化的同化,犹太人对母语希伯莱语逐渐生疏,到20世纪前20年,犹太青年只能说几句希伯莱文,“普通犹太人的希伯莱文知识只限于几句祈祷文和一些日常用语。甚至犹太学者对这种语言的知识也十分贫乏。同时民族文化教育机构严重不足。”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联结一个民族的纽带。犹太人当然意识到希伯莱语对于民族凝聚和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犹太人努力复活希伯莱语。

复活希伯莱语。复活沉寂一千多年的希伯莱语谈何容易,以色列人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在犹太人思想家哈阿姆的倡导下,一些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制定了新的发音和拼写规则,组织教师教授现代希伯莱语,编写、出版优秀教科书,建立希伯莱语言文学协会,出版发行希伯莱语期刊,建立希伯莱语演讲俱乐部、夏令营,创造现代希伯莱语文学运动。在他及追随者的努力下,濒临死亡的语言希伯莱语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固化和传承。语言的生命力不只是体现于词汇和语法,还需要依靠伟大的文学创作来扩大和传承。耶胡达·阿米亥在现代希伯莱语复兴之路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犹太诗人单纯描摹对故土之爱的风格不同,他“创作出大量动人心魄的爱情诗、宗教诗以及具有人道主义色彩的反战诗”,更多地表现了人类的共同情感,因而,耶胡达·阿米亥的作品被译成36种文字,耶胡达·阿米亥在诗歌、小说、文学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对于希伯莱语的推广以及以色列文学的世界影响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此,希伯莱语成为唯一以书面语为基础的口语,广泛使用于犹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成为600万犹太人的“母语”,也成为犹太人爱国主义的粘合剂。

获取“应许之地”成为犹太人执着的地域诉求

土地是民族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在长达2000年的流亡生涯中,犹太人对于故土的留恋愈加迫切,巴勒斯坦是犹太人的“特许之地”和精神家园。他们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虽历经磨难但始终不悔。犹太人对故土的执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时期:

情定迦南。当亚伯拉罕率领希伯来人踏上迦南这片土地时,犹太人或者整个犹太民族就与迦南建立了依存关系。因为古犹太民族驾驭、使用土地的能力有限,当迦南发生天灾和饥荒蔓延时,犹太民族就离开了迦南,一路迁徙到了尼罗河三角洲,但是埃及法老的各类暴行又逼迫犹太人从埃及撤回迦南这片土地上。

奠定基业。在大卫王时代,犹太民族很强大,控制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战略要地耶布斯(今耶路撒冷)成为首都,国家版图迅速扩充,北起黎巴嫩山,南达埃及地界,西起地中海沿岸,东至约旦河,逐步建立起了犹太民族地理家园。

保卫家园。亚述、波斯、马其顿、巴比伦及罗马入侵逐渐弱化了犹太人与迦南的土地关系。公元前135年,罗马皇帝下令不允许犹太人跨入耶路撒冷一步,从此以后犹太民族就失去了对迦南的控制权和所有权,世界各地大流散由此拉开序幕。

寄居他乡。在法律上,欧洲国家不允许犹太人拥有寄居国所在地地产,没有土地的犹太人游离于寄居国各类主流社会阶层之外,一旦寄居国国内爆发社会矛盾或冲突,犹太人便成为替罪的羔羊。从13世纪末开始,欧洲各国掀起阵阵驱逐犹太人的浪潮,13世纪到15世纪,法国、英国、西班牙驱逐犹太人的各种运动不断发生。

复国回归。犹太人的复国回归路线是沿着“购买土地—移民建村—军事存在—分治建国”分步进行的。19世纪60年代,犹太民族逐渐掀起了“热爱圣山”运动的高潮,他们开始购买、租种向巴勒斯坦的土地。1914年,犹太人占有巴勒斯坦土地比例达到2%。随着购买土地的面积不断增加,犹太民族的势力逐步增强,同一时间,他们大量移民到巴勒斯坦,建立移民村,发展军事和经济,慢慢在巴勒斯坦站稳了脚跟。1948年,根据联合国通过的分治决议,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分得了1.4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2千多年来,犹太民族第一次以主权国家身份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从此以后,犹太民族大流散的历史宣告结束,没有自己土地的处境改变,犹太人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国家。犹太民族非常珍惜所拥有的土地,并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诸多奇迹。

保卫国家。因为阿拉伯国家不承认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主权存在,以色列建国后的第二天,他们便发动了第一次中东战争。战争结束的时候,以色列占有的土地面积比原来联合国规定的面积多了6000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巴勒斯坦土地面积的80%。在建国以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大量的阿拉伯土地。犹太人为了获得心中的“应许之地”,前赴后继地展开了土地追求,甚至不惜生命代价,土地成为犹太复国思潮中的主要思想源头和犹太民族复国主义运动的强大助推剂。

建设富强国家已成犹太人共同的梦想

当今,全球犹太人大约有1200万人,其中一半生活在以色列,一半散居世界各地。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犹太民族,犹太人迸发了巨大的爱国热情,倾心建设自己的家园。

投资捐赠支持建设。为了给予犹太复国运动以经济上的支持,1898年,第二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通过了“犹太殖民信贷基金会”章程,募集基金会资本四百万法郎。3年后,成立了犹太民族基金会,为犹太民族在巴勒斯坦购买土地提供了资金支持,并把这些购置的土地作为犹太人不准出售转让的公有财产,实现了“犹太人的土地只能犹太人耕种”的初衷。不仅如此,自1968年起.世界各地的犹太富翁每年举行一次会议,会议的主题即是商讨海外犹太人投资富国事宜。在美国寄居的犹太人也被动员起来,纷纷地捐款捐物,他们以平均每年10亿美元的数额捐给以色列,有的时候甚至超过30亿美元。大批海外资金的注入,对以色列国家独立、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移民祖国参加建设。为了吸引海外犹太人尽快归国,1948年以色列建国《独立宣言》称,“以色列国将向犹太人的移居和散在世界各国的犹太人敞开大门”。1952年颁布的《国籍法》又作出规定:一名犹太人任何时候只要踏上以色列国土,就取得以色列公民身份。这些法令法规的颁布实施,极大地吸引了海外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仅1949年一年,以色列就接纳了24万犹太移民”。大批的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大量犹太人移居以色列,不仅带来了人力资源,更由于犹太人聪明、勤劳,一批建国所需的人才、资金也带回以色列。正是犹太人移民祖国参与建设,尽管以色列自然条件恶劣,且战火不断,其经济发展亦取得惊人成就。在世界犹太人心中,巴勒斯坦就是自己的家园,在这样的爱国精神的支持下,犹太人掀起了建设国家的运动,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正是这些成就,又让犹太人更加团结起来。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犹太   爱国主义   要素   启示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