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与政治合作发展不平衡。中俄虽然双边贸易总额不断增长,但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双方经济结构的影响,两国的贸易发展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制成品和能源是当前中俄经贸合作的主要内容,比如石油、煤炭、稀有金属等,在其他经济产业上的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比如在第三产业合作方面,双方并没有真正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由于中俄双方经济实力的差距和经济结构的不同,两国“政热经冷”的不平衡格局依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经贸上的低水平发展阻碍了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未来必将会影响两国战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中俄政治与经济合作不平衡局面在没有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经贸联系状态下,容易受到外来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中俄经贸合作急需双方提出解决办法。
中俄军工合作难以深入。两国建交后,出于提高国防实力的目的,中俄双方达成了多项军事合作协议,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俄罗斯向中国出售苏氏战斗机的合作项目,这是中国国防工业发展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除了苏氏战机,俄罗斯还向中国提供了S300防空导弹系统、米17直升机、现代级驱逐舰等一大批陆海空军事装备,中国借助引进的一系列俄制装备,逐步提升了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现代化水平。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防科技方面的自主研发力度增强,中国自主研发了歼11、直10攻击直升机、红剑10巡航导弹等新型军事装备,而中俄军工合作出现停滞状态。这一方面是由于俄式装备逐渐呈现后期技术开发落后的弱点,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自主的军工研发能力已经基本能满足我军的正常需要。此外,中俄军工合作停滞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俄罗斯指责中国自行研制一些新型军事装备,如歼11、红旗9防空导弹等,涉嫌抄袭和剽窃俄国技术,导致双方军事合作出现摩擦。虽然近几年中俄双方在阿穆尔级潜艇和苏35战斗机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军事合作进展,但双方的军事合作分歧依然存在,俄国对于我军实力的不断增长依然存有戒心,少数俄国军事人士担心中国未来将会威胁俄国的国防实力,这种中俄军事上的不和谐现象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干扰中俄关系的正常发展。
外来因素和亚太地区局势变化对中俄关系发展走向的影响。中俄所处的亚太地区在未来将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俄两国作为亚太地区的两个大国,应把握地区和国际局势的发展,在亚太地区有所作为。因为亚太地区的经济潜力巨大,资源丰富,现代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受到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亚太地区的局势依然存在诸多隐患。朝核问题前途堪忧,中日钓鱼岛之争越演越烈,俄日北方四岛之争对抗如故,南海问题久拖未决,这些热点问题依然困扰着该地区的国家,中俄也不例外。未来朝鲜半岛局势钓鱼岛和北方四岛争端、南海问题上俄罗斯的立场等,都会影响到中俄关系的发展。与此同时,外来势力也可能会影响中俄关系走向,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美国的介入。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提出“巧实力”外交和亚太再平衡战略,主要针对的就是崛起中的中国,顺带制衡俄罗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其核心就是继续积极介入东亚事务,维护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利益,遏制中国的发展。因此,中俄两国如何携手应对美国的挑战,如何处理美俄、中俄之间的关系,中国如何借助俄国牵制美国等问题依然会影响中俄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而也将影响到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
中俄两国,作为国际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一直吸引着国际社会的目光。走过了二十多年发展历程的中俄关系,未来。还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在新一届领导人主政后将继续保持全面务实的合作势头,在一些领域呈现出深层次的演化和发展。
第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进一步深化发展。中俄两国领导人在21世纪开篇达成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原则和框架不会发生大的变动。原因在于为了应对美国等西方势力对中国的遏制,中国需要继续保持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借助俄罗斯实现大国间博弈,维护本国的利益;俄罗斯也需要利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牵制美国,恢复自己的大国地位和经济实力。中俄要维护和实现上述目的,就必须继续坚持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动摇。因此,中俄将继续在彼此关心的核心利益问题上加强联系和沟通,求同存异,在维护各级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探索建立一种更为有效、更能发挥彼此作用的协作机制,增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为实现两国合作的双赢而继续努力。
第二,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未来能源合作将深远影响两国关系发展。中俄双边经贸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中俄经贸合作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中国拥有巨大经济总量,但急需大量经济资源,俄罗斯拥有广袤土地,尤其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投资前景广阔。因此,中俄双方在未来可以强化经济上的互补性,努力扩大双方经贸合作的领域,探索和加强在生物医药工程、高新技术开发与转换、电子信息产业升级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实现经贸产值跨越式发展。另外,未来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油气资源进口量最多的国家,而俄罗斯作为世界上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将会继续向中国出口油气资源,由此,中俄未来在能源方面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这是影响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因素和发展依托。
第三,中俄应共同合作,努力成为世界稳定与和平的强劲支撑力量。中俄都拥有灿烂文明,两国人民热爱和平,追求祖国的统一和强大,将继续不断加强合作协调,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支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构建,提高自身实力,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继续保持协调,坚持以对话手段和平解决一切争端,在维护人类世界的和平稳定方面发挥建设性的作用,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因此,21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继续以历史友谊为依托,以实现各自国家的发展和崛起为目标,在维护和稳定亚太和中亚地区的和平发展中,继续朝着更加辉煌灿烂的前景进发。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注释】
①“中俄关系”,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6-03/14/content_4300440.htm。
②⑤“俄罗斯启动卢布对人民币挂牌交易”,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2/15/c_13650640.htm。
③“俄中两国贸易额年底可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俄罗斯新闻网,http://www.rusnews.cn/eguoxinwen/eluosi_caijing/20140516/44065033.html。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重点项目目录》,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0-08/28/content_20814370.htm。
责编/于岩(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