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新时期中俄关系影响因素及前景探析

【摘要】苏联解体之后至今,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巩固发展。当前两国关系被认为是自中俄建交历史以来发展最好、最稳定的时期,合作、共赢成为中俄关系的关键词。随着两国交往程度的不断深化,从长远来看,中俄关系发展前途广阔而光明,但短期还面临很多挑战和制约。文章分析了在当前国际与地区复杂局势背景下,中俄关系的现状和新时期发展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中俄关系 影响因素 展望

【中图分类号】D822.3 【文献标识码】A

中俄两国于1992年正式确立友好关系,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和“后普京”四个时期代表了中俄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近年来,中俄关系逐步升温,两国间建立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呈现出更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也面临诸多现实和历史因素的挑战和制约,中俄两国需要继续在彼此关心的核心利益问题上加强联系和沟通,求同存异,在维护各自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推动两国关系向纵深发展,探索建立一种更为有效、更能发挥彼此作用的协作机制,增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为实现两国合作双赢继续努力。

中俄关系的现状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宣布为其继承国。随后,从各自国家利益出发,中俄两国开始接触会谈,并签署了《会谈纪要》,确认两国外交关系①。不久,以《中苏联合公报》作为基本指导纲领和原则,中俄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了新的历程。

纵观二十多年中俄关系的发展,两国在国际事务、经济贸易、军事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两国的密切合作一方面提高了双方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国家形象,另一方面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贡献,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在政治关系领域,两国拥有广泛的共识。历史上,中俄两国是世代邻居,两国的交往由来已久。清朝时期,中俄两国曾爆发过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联手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二战结束后,中(苏)俄双方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得到了苏俄的帮助,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国家友谊。虽然中俄双方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某些问题存在不同看法,但两国关系基本保持了较好的发展。

纵观两国关系的发展历史,中俄双方签订和发表了一系列推动双方共同发展的声明和协定,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②,还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国界西段协议》与《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从最初的友好国家关系发展到如今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政治关系不断深化发展。今天的中俄关系是在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层面,相互合作造就了今天中俄关系基础。现实层面,利益诉求决定两国关系的未来,作为安理会重要的常任理事国,中俄两国积极相互沟通,在不少国际热点问题上保持共同立场。同时,两国承认彼此的不同观点,主张求同存异,在维护两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展开合作和对话,目的都是要维护两国间友好关系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在经贸领域,两国合作呈现深化发展势头。冷战结束之时,除了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外,相当一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发展低谷。苏联解体加上社会主义阵营的势弱,中俄经贸合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中俄建交之初,两国间的贸易额不到40亿美元,占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比例不到3%。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到2013年底,两国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882亿美元,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俄经贸联系依然继续保持可持续深化发展势头③。除了贸易合作,两国在能源投资合作方面的合作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按照中俄签订的原油和煤炭的合作协议,俄罗斯在未来20年将向中国提供上亿吨的优质原油和煤炭,这将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两国间也尝试在地区合作和货币金融方面推进合作,双方最新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④,俄国远东地域广袤,资源丰富,人口稀少,而中国则拥有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双方的投资前景广阔,合作纲要的签订将进一步带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实现两个地区的共同发展。此外,中俄于2010年12月达成了人民币与卢布的挂牌交易,标志着俄罗斯成为了人民币境外交易国家,这对两国地区货币结算和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⑤。人民币对卢布的挂牌交易,将有效降低两国经贸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为中俄间未来的经贸、金融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文化领域,两国之间的交流和接触不断加深。伴随着中俄政治关系的稳定发展,政治领域的良好合作氛围带动两国在文化领域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两国在2006~2007年间举办了“国家年”,又于2009~2010年举办了“语言年”。“国家年”和“语言年”活动推进两国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对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此外,中国在俄罗斯多个城市建立起孔子学院,一些俄罗斯的学校也逐步开设汉语课程,俄罗斯来华学习汉语人数不断增加,两国间的文化合作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中俄间的文化交流,对于减少文化差异对双方关系的不利影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国际舞台上,两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俄关系作为作为成熟的国家间关系之一,成为维护国际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中俄两国共同努力,稳定朝鲜半岛局势,积极参与中东和平问题谈判斡旋,在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非洲反恐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与有关国家通力合作,强调要用对话手段解决当前的叙利亚危机,否决对叙动武议案,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合作稳定中亚局势,对遏制霸权主义蔓延和恐怖主义的发展、维护地区稳定起到了积极而有建设性的作用。同时,两国也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G20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等机制下,提出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建议,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为解决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实现全球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时期中俄关系的影响因素

在当今世界格局多变复杂的背景下,中俄关系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互信程度不足。中俄当前虽然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两国政治互信程度依然不足。首先,历史纠葛的渊源。苏俄曾经侵略东三省地区,煽动原本属于中国的外蒙古独立,中苏论战后撤走专家、强行拉走大量工业设备,曾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制造珍宝岛事件,20世纪70年代末支持越南在东南亚称霸遏制中国……虽然苏俄对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指导作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有苏联模式的基因,但是历史因素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俄双方在一些政治问题上的相互信任。其次,中俄战略协作关系在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时效力不佳。在应对国际突发局势和事件中,中俄的战略协作关系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一方面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缺乏联盟的法律效力,不针对其他国家,另一方面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机制尚不健全,中俄政治互信在具体实践当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再次,中俄经济水平对比拉大影响双方政治互信。长期以来,中俄经济实力对比当中,中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不断崛起,中国经济早已超过俄罗斯,直逼美国,而俄罗斯则受困于体制和国内政治因素影响,多年来经济发展呈现起伏波动,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一些俄罗斯人对中国崛起抱有疑虑,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挑战论等反华论调在俄罗斯不时出现,并甚嚣尘上,这将不利于中俄政治上的进一步相互信任和理解。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中俄关系   前景   时期   因素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