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推进,三地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也成为推动三地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动力,文章从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经济发展阶段入手,通过对比三地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结合三地一体化发展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三地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文化产业园区 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A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中心,三地虽然在地域上紧紧相依,但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居民收入等方面差距较大。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策略的启动,文化产业也将迎来区域协调发展的契机,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的排头兵,三地各有特色,发展程度不一,京津两地对周边河北省城市的协同带动效应较弱。因此,抓住京津冀一体化这一重要契机,研究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园区分布状况、人力资源情况,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搭建政策、资本、人才、技术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三地文化产业保持健康的发展模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状况
三地经济发展阶段及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状况。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两方面结合来看,2012年,北京市人均GDP为13857美元,天津市人均GDP也接近10000美元,而河北省人均GDP只有5438美元,由此可见,京津两地属于高收入经济地区,河北属于中等收入经济地区。
产业结构是衡量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近几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呈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趋势,而文化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2011~2012年,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6.8%;天津市第三产业比重为47%,未超过第二产业;河北省第三产业比重为34.6%,第一产业比重为北京的13倍。
京津冀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相连的地域人缘,但由于经济环境等发展基础不同,三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不一,而且发挥着不同的产业功能。首先,北京的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以现代金融、文化产业、现代物流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其中,文化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形成了传媒业、动漫制作业、新媒体业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重点骨干文化产业。北京的文化产业发展正在领跑天津、河北两地,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北京是中国智力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人力资本素质较高,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基本元素。二是北京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制造优势,为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和载体的新兴文化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经过“十一五”时期的着力培育和发展,北京文化市场体系及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一批在华北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文化产业园区。
其次,天津市有天然的环渤海地理环境优势,是北方地区经贸往来和对外开放的腹地,并且其深厚独特的“津派”文化底蕴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2年,天津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8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呈现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最后,从产业规模来看,据统计,2012年,河北文化产业增加值为726.3亿元,约为北京的30%。相比京津两地,河北文化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北京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由于发展基础不同,北京的各个辖区培养了各自的重点产业,园区执行着不同的产业功能。北京的产业园区总体来说,具有起步较早、产值高、科技与智力实力强的特点,并且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北京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科技类园区都处于全国前列。
第一,海淀区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具有互联网开发、软件开发、数字媒体与出版、图书出版等产业功能。第二,大兴区的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以新媒体、数字影音、数字出版为主导产业功能。第三,怀柔区的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执行着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影视展示与传播、影视教育培训、影视旅游等产业功能。第四,石景山区的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区以网络游戏、动漫影视、数字媒体虚拟技术研发、数字版权交易、数字内容公共技术服务、电子经济产业等产业功能为主。第五,西城区的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主导产业为工业产品设计、网络动漫、网络媒体。第六,朝阳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早,艺术品交易、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广告会展,新闻出版等产业功能执行的也较好。第七,通州区的宋庄艺术区以艺术品交易、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产业功能为主。
天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天津文化产业园区滞后于北京,众多文化资源还没有找到与科学技术的融合点,产业链还不完整,目前天津的文化产业园区种类较少。首先,高科技领域。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动漫产业园是文化部确认的第一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园。采用创意产业风险投资方式,由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注资,通过支持中小型初创项目、跟投优质项目、引导其他风险投资基金投入等形式,用于支持动漫、游戏项目的发展。结合滨海高新区的优势产业,延伸网络与数字产业集群,聚集效应日益凸显。
其次,创意设计领域。利用特色老建筑打造全新的文化产业园,是时下部分园区采取的文化传承再造方式。红桥区的意库创意产业园占地30000平方米,有着十余栋20世纪50~90年代的特色建筑,入驻园区的有城市空间设计、文化影视、时尚消费、软件开发、工业设计等类别中小企业。河北区的绿领创意产业园运用天津纺织机械厂工业遗址实现文化再生。
最后,休闲娱乐领域。一批由旅游资源扩展而来的文化产业园也逐渐发展起来。位于津南区的小站文化产业园区就博物馆群、小站古街、名洋湖生态园等组成的历史文化旅游场所。
河北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河北的文化产业园区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个别企业一枝独秀,大部分园区投入很大,产出不高,文化产业效益偏低。第一,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创业孵化园,2007年成立,至今专业动漫、影视制作、网络游戏企业已达60多家,但多为中小型企业,目前已形成品牌项目“国际动漫博览交易会”,园区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投资,但中后期公共技术服务、中期出版发行、后期衍生产品公共教育服务等平台发展缓慢。
第二,保定动漫产业园,业务结构较单一,三维动画制作是产业园区的主体业务,市场推广、动漫周边业务缺失,产业链的不完整导致其与大集团公司相比不具备竞争优势。
第三,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区建于2011年,依托曲阳深厚的石雕艺术底蕴,发展定位为我国最大的集艺术开发、生产加工、展销贸易、观光旅游为一体,配套设施完善、产业链完整的雕塑文化产业示范区目前,该园区正处于资源整合期,入驻雕塑骨干企业30余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