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努力方向
打造能源资源中心。新疆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及稀有矿产资源。目前新疆已知石油储量占我国陆上石油资源的30%,天然气资源占我国天然气储量的34%,③煤炭资源占我国煤炭总量的40%以上④。此外,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拥有17个陆路一类口岸和2个航空口岸,是我国拥有最多陆路口岸的地区之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使新疆向东可以连接中国内地,向西可以贯通欧洲大陆,打造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综合区域性的交通网络。利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新疆可以将中国和中亚及俄罗斯连接起来,甚至可以辐射亚太,为区内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在发挥新疆资源优势,建设“丝路经济带”能源枢纽时,更要注意融入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大局,在合作互信、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加强与周边相关国家进行油气等资源的合作开发。以中亚地区为枢纽,建设连接里海、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新疆能源大通道。完善包括公路、铁路、口岸、管道在内的新疆交通运输网络总体规划,加快打造国际、国内运输通道,努力构建现代、便捷、安全的综合性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为“丝路经济带”能源战略提供应有保障和支持。在加强与俄罗斯西伯利亚、中亚西部和南部地区以及伊朗等主要油气产区联系和合作开发的同时,新疆还应该依托自身能源和区位优势建立涵盖周边国家,甚至远达欧洲的能源资源交易平台。
打造交通商贸物流中心。新疆建设“丝路经济带”核心区,加快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至关重要。在公路方面,新疆应加快省内公路网络和国道的建设,完善陆路口岸公路建设,提高公路管理水平,加快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各国信息共享能力,努力提升跨境通关便利化程度,使新疆构建起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连通国内外。在铁路方面,加快中巴铁路、中吉乌铁路等跨境铁路的建设。在管道建设上,继续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塔吉克斯坦段建设,高效建设中俄“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此外,还应大力推进“疆电东送”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注重与周边国家开展电网设施的合作建设。
在加强口岸建设,完善口岸服务的同时,通过推进亚欧博览会平台的拓展和深化,进一步加强我国和周边邻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商品和服务在区内国家的口碑和影响力,努力扩大新疆对外贸易规模。新疆应该利用已有的对外经济合作平台先行先试,带动“丝路”区内国家经济发展,加强与这些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充分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不仅要将其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的中心城市,更要使其成为“丝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商贸中心。此外,国家加快推进“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建设,新疆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消除关税贸易壁垒,吸引外资,扩大“丝路经济带”内国家间的贸易互惠范围,增加自身竞争力,才能实现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新疆在建设“丝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中心的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坚持和推进“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利用好国家关于支持新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差别化产业政策和产业由东向西专业战略,引入高水平产业技术,以“产业援疆”模式支持新疆产业发展和升级换代。内地企业要凭借新疆的资源、区位、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对外经贸,投资境外,扩大劳务输出,扩展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有条件的新疆企业要敢于参与境外经济合作建设,特别是我国与周边邻国的援外项目,鼓励新疆企业加大参与力度。政府在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做好政策支持,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稳定、良好的政策环境,使企业减少后顾之忧。
建设文化旅游中心。作为一条跨越千余年的文化、经济、艺术大通道,“丝路”沿线除了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地理景观之外,还形成了在漫长历史中所形成的独特民族和地域文化,这些赋予了新疆得天独厚的丰富旅游资源。
在旅游产业开发方面,“丝路”作为一条文化旅游线路,要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协调好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保护和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注意做好保护性开发,尽量维持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历史风貌和原有特色。由于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发展旅游产业时还要注意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此外,还要注意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兼顾,在建设景点基础设施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监督和提高,力求构建科学运营机制。在配套政策方面,努力加快落地签证政策,将新疆建设成为内地前往欧亚大陆旅游以及欧亚大陆前往内地旅游的中转站。政府可以在政策支持上,给予新疆特殊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中亚国家成为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国,促进边境旅游开发。同时,新疆还要注重同西北“丝路”沿线其他省区乃至沿线国家的旅游开发合作,打造“丝路”国际旅游品牌,搭建国际旅游合作平台。
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障碍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在基础设施方面,新疆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与中亚地区的双向联通水平有待提高。在铁路方面,新疆铁路向西能力不足,“东连西出”的铁路通道只有运力趋于饱和的兰新铁路,急需加快开辟新的铁路通道联通新疆与中亚。新疆与中亚联通的铁路口岸数量少。未来,新疆要加快建设包括额济纳至哈密、将军庙至哈密、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线在内的国际战略性铁路大通道。在航空方面,新疆目前直达欧亚大陆的国际航线数量很少,航空枢纽和中转功能尚待完善。此外,还要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亚欧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建设。
面临兄弟省区的激烈竞争。自“丝路经济带”伟大构想成为国家战略以来,古代“丝路”沿线省区甚至外沿地区纷纷加紧研究自身在经济带中的定位。与此同时,内地一些省区开通了连接欧亚大陆的铁路,如重庆、武汉等地开通的“渝新欧”、“汉新欧”等国际铁路快线,使得原本就依赖过境贸易的新疆在未来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
在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于新疆经济底子薄,发展时间较短,积累不足,虽然在与自身的纵向比较中成绩斐然,但在与其他省区尤其是东部省区的横向比较中就处于劣势。2013年,新疆GDP为8510亿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排第25位。⑤另外,新疆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如2013年乌鲁木齐、巴音郭楞、昌吉、克拉玛依、喀什的GDP占新疆GDP的六成以上。针对以上现状,国家要持续提供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对口援疆战略,提高新疆经济增速。
来自境内境外的政治及安全挑战。中亚国家内部在政治上总体平稳,但是在外部环境上,由于美俄大国博弈,例如克里米亚和乌克兰的危机,使得该地区在未来的安全局势存在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此外,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三股势力”也会对新疆构建“丝路经济带”核心区产生安全威胁,对此,我们应充分发挥“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大合作打击力度,新疆政府也应对暴恐势力保持高压态势,震慑犯罪分子,维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安全环境。中亚国家虽然政局稳定,但在市场机制、政治清廉和法制健全程度上均存在诸多问题 ,据透明国际公布的2013全球清廉指数显示,哈萨克斯坦排名第140位,吉尔吉斯斯坦排名第150位,塔吉克斯坦第154位,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并列第168位,腐败程度较为严重。内部存在的问题和外部存在的风险均会对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过程中新疆与中亚诸国的合作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五十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②钱兴坤:《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014年。
③妥红:“浅谈新疆石油资源、促进新疆经济发展”,《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第13期。
④管金玲,谢鹍:“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人民论坛》,2013年第3期。
⑤“2013年31省份GDP含金量大排名”,《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8期。
责编/韩露(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