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形上升发展趋势。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必然会呈现出较多差别。马克思指出,摆脱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必须要靠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来实现。马克思的终极目的是要实现人的解放,而不是人的束缚,因此任何制度的设计都应当考虑到这一点。

【关键词】资本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人与物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对各个学科都有较深的造诣。在人对物的依附关系上,更是具有极强的前瞻性。按照学者和一般人的正常假设,社会必然会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更加和谐,会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福祉。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资源消耗迅猛,环境破坏日趋严重,人们的幸福感并未因此而增加,反而有所减损。原本彼此平等,相互协作的生活关系,现在却变成了可以用来交易衡量的物质关系。其原因何在?解释这些问题的思路众多,但是大多浮于表象,未能深入问题的本质。因此,本文想通过回到马克思经典作品的文本中,来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研究发现,正是由于人们未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陷入了盲目发展,最终为外物所控制,成为了物的奴隶;或者忽略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正是因为在物的依赖关系时代,很多不应该通过市场衡量和交易的东西都市场化了。如何解决这一困境,解脱人对物的依附关系,实现人的全面自由?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中人与物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形上升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以人对物的征服利用为主导的。①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借用自然的力量来发展和改造自己,这是最初阶段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样态。随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大大进步,认识能力也随之提高,人类社会到达了人对物的依附时代,其基础是人在表面上获得自由,人们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当然,这种自由并非是真正的自由,而是不全面的自由。当人类摆脱物的依赖关系之时,就达到了最高级的自由状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人的依附时代,自然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极不发达,生产和生活都十分艰辛。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却存在着一定的原始平等。即便是十分血腥的同态复仇等,依然凝聚着早期人类对朴素正义的认识。人与人表现为一种直接的人身依附关系,君主或者宗教等力量控制着人类社会。但是,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主要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总体上表现得较为和谐。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②经过长期摸索,人类逐渐发现了物质世界存在的一些普遍性规律,并以此来指导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正是在这些普遍规律指引下,人类在这一时期并没有挥霍无度,而仅仅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在人的依赖时代,人们之间具有明显的等级界限,人与人之间具有很强的人身控制性质。比如君王对臣民的控制,家族长老对家族成员的控制等。这种控制十分明显,因而在经过思想家们的启蒙之后,人民逐渐认识到了这种依附关系的邪恶而奋起反击,近代世界因此而产生了多场革命活动。通过这些革命活动,人们终于摆脱了这种压迫。从此,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人类社会并非因此而进入了完美的世界,人们依然难以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概括来说,就是人类依然难以摆脱对物的依赖。一些人占有生产资料,从而组织生产,形成资本,用来雇佣劳动,获取剩余价值。在这一个链条当中,任何人都难以摆脱,这就是所谓的物的依附关系时代。

自从到了物的依附时代,人类在表面上获得了自由,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控制枷锁在人民的历次斗争中被打碎,但是却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不自由之中,这就是马克思指出的人对物质的依赖。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时代。人对物质的依赖关系是十分隐蔽的,一般人可能难以发现其存在。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人对物质的依赖关系确实存在,并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真正的人的自由难以实现。在大卫·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所揭示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马克思阐发了剩余价值原理。资本的本性就是通过剥夺工人的剩余劳动,形成剩余价值。马克思反复强调,这里的资本切不可等同于具有人格属性的资本家。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论证时指出,个别资本家并不想通过非人道的剥削来实现资本的增值,但是迫于形势,而不得不追随主流。③因此,在以对物的依赖关系为主导的形势下,不仅是普通劳动者,连资本的直接控制者都难以逃脱对物的依赖,受物的奴役。

根据马克思的设想,人类必然可以摆脱资本主义时代下对物的依赖关系状态,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在这一阶段,由于生产力足够发达,劳动将不再是人类维持自己生存所必须的手段,而成了人们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必要活动。届时,物质生活资料足够充分,资本将完全消失。④因为当资本失去继续增值的性能之时,就丧失了自己的生命,而在实现了物质资料足够充足的情况下是不会有资本运行的空间的。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人   之间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