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完善对策

【摘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软实力、衡量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阐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优势,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我国在实践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现状 经验 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发展重点由农业、工业和服务经济逐渐转向以创意和智慧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文化创意产业。学术界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众说纷纭,目前普遍认可的是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提出的观点,即源于个体创造力的技巧和才华,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通常包括广告创意、建筑设计、时尚设计、艺术品和工艺品、美术、电影、音乐、表演艺术、互动休闲软件、电视、广播、出版等13大门类①,其本质是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差异化、高层次的精神体验。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融科技经济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物。与一般经济增长要素相比,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社会和经济体发展过程中更为内在和基础的增长原动力,对其他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已远超第一和第二产业,成为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省市(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其文化产业增加值呈现大幅攀升的发展趋势,也成为了这些地区新的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开发和争夺,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文化领域发展和软实力竞争的新焦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是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生动力,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已形成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但缺乏有效规范和指导。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聚集、高辐射的特点,易形成一定规模。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地已建成若干各其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城市内已形成集聚效应。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在我国也已基本形成,包括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及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其中,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主,辐射南京、杭州、苏州等地,其优势行业包括:工业设计、广告策划、室内装潢等;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和香港为主力军,在网游动漫、影视制作、广告创意等行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包括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沈阳等地,以文艺演出、广播影视、旅游休闲等作为集群的发展优势。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主导倾向严重,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一些非文化创意类企业也趁机“搭便车”,鱼龙混杂,管理混乱,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并不明显②。

第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健全完善。由于文化创意类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较为低廉,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易模仿性,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已显著提升。目前,我国已出台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以及各地方性区域法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仅围绕传统领域,如图书、音像制品等,对新兴行业如艺术品、影视作品等重视程度有待加强③。从整体来看,我国知识产权交易数量相对较少,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国际规则制定上缺乏主动权。

第三,企业面临资金不足境地,缺乏有效的投资融资平台和渠道。与其他行业内的初创企业类似,我国文化创意企业在发展初期同样也会面临资金不足的境地。由于中央财政资金有限,文化创意产业资金缺口较大,仅靠财政资金较难满足该行业内企业的发展需要。而文化产业在银行信贷评估体系中属于高风险行业,如艺术品、古玩等经营企业,产品成本高,但无法获得权威机构认定,银行贷款难度较大。国内缺乏有效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融资平台,尚未建立有效的投资融资渠道,未能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造成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成本高。

第四,品牌缺乏国际竞争力,尚未形成大型跨国文化创意集团。品牌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近几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一直保持迅猛发展,产品出口以工艺品、设计类产品、视觉艺术品为主,而电影电视类产品在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以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缺乏高科技含量和独特创意的主导产品④。与好莱坞、迪斯尼等知名品牌相比,我国缺乏知名的文化创意品牌,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跨国文化创意集团,现有企业较难影响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第五,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滞后,无法满足行业实际需求。文化创意产业中涉及到动漫制作、演艺娱乐、时尚设计、艺术品鉴赏等新兴行业,这些行业从创立到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需要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大多依托于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培养目标与企业和社会对文化创意人才的需求相脱节”的现实问题,现有人才无法满足行业实际需求,而文化创意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社会教育资源未能有效挖掘。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创意   产业发展   对策   现状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