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至2014年下半年,影视文化产业资本市场并购浪潮兴起,未来十年中国影视产业将进入整合期。资本对影视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可能给产业发展带来泡沫,危害产业的健康成长。文章给出了影视企业借力资本市场的策略建议,指出政策引导影视资本需要顶层设计,应鼓励影视龙头企业业内并购整合,控制跨影视产业并购的数量和规模,强化影视企业业绩审计监管等。
【关键词】影视文化产业 资本市场 对赌协议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影视产业借力资本走向“春秋战国”
从2003年国家正式提出转型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最近十年,我国影视产业迅速完成了市场化转型,部分行业龙头企业规模优势开始呈现,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09年,我国设立了创业板。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华录百纳、光线传媒、新文化等一批影视企业登录创业板,首次获得资本市场融资,获得先发优势。登陆资本市场的文化企业迅速扩大规模,拉大了与其他中小影视企业的差距,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目前,全国拥有影视企业数千家,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影视企业仍然规模较小。我国影视龙头企业的规模与文化传媒跨国集团相比,差距相当明显。以迪士尼为例,2013年迪士尼整体收入规模为450亿美元,其中影视板块收入59.8亿美元,而我国影视龙头企业华谊兄弟2013年收入约为15亿元人民币,两者收入差距巨大。影视文化企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2013年~2014年,由于资本市场IPO的停滞,大量影视企业通过并购重组选择与上市公司对接。行业内龙头影视企业开始利用资金优势对产业大规模整合。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华谊兄弟2.1亿入股耀莱影城、3.978亿收购永乐影视、2.52亿收购浙江常升,华录百纳25.07亿收购蓝色火焰,华策影视16.05亿收购上海克頓,光线传媒8.29亿入股新丽传媒,印记传媒60.12亿借壳高金食品,当代文化11亿收购盟将威、完美影视27.2亿借壳金磊股份、海润影视25.22亿借壳申科股份。产业内整合将会提升龙头企业的行业地位,而中小影视企业的资金劣势和平台劣势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行业外上市公司看好中国影视产业发展前景,也纷纷通过并购跨界进入影视产业。阿里巴巴62.44亿收购文化中国、云溪投资65亿入股华数传媒、熊猫烟花5.5亿收购华海时代、江南重工10亿收购大唐辉煌、湘鄂情10亿预收购中视精彩和笛女传媒、禾盛新材2.186亿收购金英马。跨行业并购短期内将会加剧业内竞争,冲击行业原有的竞争格局。
此轮并购的特点是速度快、规模大、创新性很强。阿里巴巴收购文化中国,通过增发注资的方式收购了一个未来开展文化业务的平台。印纪传媒收购高金食品,是典型的反向收购借壳上市案例。华录百纳收购蓝色火焰,是利用资本市场以小吃大的创新性收购。可以预料的一个前景是:已经上市的华谊兄弟、华录百纳、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上市公司利用资金实力和先发优势形成平台,而小企业构筑自身核心能力为这些平台提供内容或者专业服务。小企业的专业化趋势将日益明显,专业的中小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对接将会更顺畅,更容易被收购。
如果说市场化改革前十年是影视企业群雄并起的时代,孕育了数千家影视企业。未来十年中国影视产业将进入整合期。整合完成后,影视产业各个细分领域将出现春秋五霸或战国七雄局面,大量中小影视或者退出竞争舞台,或者凭借自身核心能力成为平台型龙头影视企业的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