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战略思考(2)

核心提示: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举措,又有利于填补我国服务业发展“短板”、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要构建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养老供给主体多元化,创新养老模式,丰富养老服务内容,繁荣老年用品市场。

二要完善家庭、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紧密协作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促进各主体之间的紧密衔接与合作,不断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家庭、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四方主体之间的养老服务合作关系决定着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发展,要处理好四者关系,增强不同供给主体之间的协作分工。首先,要弘扬孝亲敬老传统,强化家庭在养老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家庭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需求,还在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养老的保障性作用和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引导支持作用。一方面,要做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的建设,为城镇“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低收入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发挥好公办养老机构的养老托底作用。另一方面,要提供养老的制度保障,为市场化养老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第三,要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公开信息,在财政补贴、税收、贷款、土地等政策方面以及水、电、气、热的价格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和优惠,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发展多形式、多模式的老龄产业,满足中高端的养老服务需求。第四,要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包括积极创办非盈利养老机构,增加养老床位供给,发展各种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开展各种“为老志愿服务”等。

三要构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满足不同类型的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在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第一选择。但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迫切需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等为补充的多样化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发展居家养老。要适应少子化家庭结构变化,积极推进家庭养老设备信息化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探索打造居家与社区照顾、上门服务紧密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二是发展社区养老。一方面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为社区养老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对老人提出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人性化管理和特色化服务,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三是发展机构养老。要组织和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设集生活照顾、医疗康复、文体娱乐等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综合养老机构,扩大服务对象范围,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需求。推进养老机构现代化管理,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养老服务经营管理机构,增强养老机构自身的发展能力。建立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评估机制,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此外,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形势变化和老年人养老需求变化,积极探索推广旅游养老、互助养老、老年志愿活动等新型补充养老模式。

四要构建和完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等在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需求层次、需求内容日益多样化,因此,要积极构建和完善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紧急救援、法律援助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养老服务内容体系,使老年人生活更舒适、服务易获取、权利可实现、地位受尊重。首先是加强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保证老年人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需求。其次是提高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水平,包括日常生活中上下楼梯、洗澡、上厕所、室内走动等活动的照料水平,实现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与便利性。三是在引导和鼓励年轻一代履行赡养义务的同时,要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即进行一定的制度安排,营造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氛围,保证老年人受尊重。四是做好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照料等便捷化、专业化的一体化服务。五是依照老年人不同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科学、健康、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包括游戏娱乐、体育健身等精神文化服务产品,做到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六是加快建立老年人紧急救援体系。加快开发自动报警、紧急呼救等各种紧急求救技术,推动医院等机构建立老年人紧急救援组织和队伍,提高救援队伍的反应速度,提升紧急救援水平。

五要适应银发浪潮需要,促进老年用品市场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大力增加老年用品供给。

一方面,企业要转变发展理念,摆脱“老年人是抑制型消费者”的思想,紧跟银发浪潮,发展老年用品市场,重视老年用品市场的开拓。要根据老年人的用品需求,分析企业比较优势和资源情况,将“细分市场”视作战略布局逐渐搭建,找准企业在老年用品市场中的定位,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生产。要不断创新,提高老年用品技术含量,朝着老年用品“多样化、便捷化、智能化”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更多企业主体进入老年人用品市场投资与发展,使老年用品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化发展。要加强对老年人用品制造企业的金融、税收支持,制定企业贷款的优惠利率政策和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制定政府优先采购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围绕适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多样化、多层次需要,积极参与医疗器械、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人用品市场开发,不断增加老年人用品供给,为养老服务的完善和创新提供硬件支持。同时,针对老年人用品市场发展现状,要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市场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

(作者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武汉大学教授;本研究课题由辜胜阻教授负责,方浪、曹冬梅参与研究)

【参考文献】

①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3期。

责编/徐艳红   美编/于珊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瑞一]
标签: 养老   服务业   战略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