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副主任李海青
主持人:听了陈教授对于话语权的讲解,我觉得我们网友对于中国的未来拥有话语权也更加有信心了。实际上,我们在谈到话语权问题时,也涉及到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话语创新问题。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实践的发展也在发展。最后,请李海青教授给我们谈一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如何进行话语创新的。
李海青:以上八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话语体系问题进行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其中都贯穿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话语创新。对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创新,可以从七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概括。
第一,在话语基础方面,强调中国道路促进中国实践成功是话语权的基础。总书记的多次讲话都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真正破解中国问题,促进中国成功。他讲到,3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道路正确是根本原因。这样一种正确的发展道路使得我们中国的发展成就巨大而辉煌。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现当代的世界历史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成就不仅是前无古人的,而且很可能也是后无来者的。我们讲,有实力才有地位,有地位才有发言权。这样一种巨大成就,使我们现在强调话语权具有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话语核心方面,强调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讲话,逐渐地呈现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核心点。对此,我们可从七个方面把握:执政主题是坚持和发展社会特色主义;执政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执政理念是人民的权利和幸福;执政主线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执政思路是破解四大危险、唱响中国声音;执政方略是正确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执政支点是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在这七个方面中,前三个方面属于执政之道,四五六属于执政之术,最后一点属于支撑执政之道与执政之术的根本支点。这七个方面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创新的核心、精髓、要义。
第三,在话语体系方面,强调围绕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形成新概念新范畴,尤其是强调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是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说得大一点,就是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在改革上,提出了公平正义改革思想;在发展目标上,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在现代化建设上,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在党建上,提出了“打铁还需要自身硬”的思想;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上,提出了新常态的思想;在法治上,提出了依宪治国的思想。这样一些新思想之间,环环相连、丝丝入扣,构成了一个框架完整、当然也是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创新性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改革本身的系统性、问题的关联性、思考的全面性,决定了总书记话语创新必然呈现一个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