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九位专家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2)

首先请我先介绍本场嘉宾。他们是: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韩庆祥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主任贾建芳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牛先锋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宋福范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唐爱军博士。

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韩庆祥

主持人:首先请问韩教授,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我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八个方面有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构建这一重要话语体系有什么重要意义?

韩庆祥:你问这个问题非常好。我先从总体上讲一讲。刚才你讲的关于话语体系的两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这就正式提出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涉及到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及其国际地位和世界意义问题。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开放过程中,世界各个国家经济、文化呈现出一体化态势。有一个概念,叫文化交融。文化交融,意味着文化交往中的同一性这一面突出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文化交锋和文化冲突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讲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在注重双方对立的时候,不能忽视二者的同一,在注重矛盾双方同一的时候,不能忽视二者的对立。在文化交融的同时,文化的交锋和文化冲突,以及文化征服、文化渗透也显得日趋突出。在这一进程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并且掌握中国话语权,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我们这里讲的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建设,它包括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话语体系建设。中国道路,主要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中国理论,主要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制度,主要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

我这里讲的中国特色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完整来讲,有以下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八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主要是讲坚实的话语基础,就是“有底气可说”。从更广泛的方面来讲,话语基础主要包括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实力,它可归结为硬实力和软实力,进而还可以聚焦到中国道路上。中国道路既具有中国意义,也具有世界意义。这两个意义,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坚实的话语基础。

接下来第二个层次就是话语核心。这就是从话语基础提升出来的本质、核心理念。它主要讲的是整个话语体系中的“核心理念”,或者主要讲中国道路中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有关。对此,牛教授会有完整概括。

第三个层次,就是围绕核心理念,从理论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内容,即科学的话语体系,这是“讲什么。”它主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哪些基本概念和范畴,有哪些基本原理,这些原理之间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第四个层次讲话语方式,就是“你怎么讲。”就是说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你怎么讲的让大家受听。”话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内来讲的话语方式、说话方式;另一种是对国际来讲的话语方式、说话方式。这两种话语方式具有共同点,但也有区别,这叫做内外有别。有些话在我们中国可以这样说,在国际上就不可以这样说。

上一页 1 23456...16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