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李学勤:我们的文化环境抑制了很多智慧的发掘(2)

文化智慧,口号打不倒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实际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国学智慧的断层。我们中国的文化经过种种主客观条件,达到了一个濒临灭绝的情况,历史上这并不只有一次,而有若干次,有的时候还确实相当危险。

在这种情况之下,有志之士就出来提倡、来倡导国学智慧,往圣的绝学得以继承,得以继续发展。其实,国学的命运,是和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的。在我们的国家走向伟大复兴的时候,我们的国学理应而也必然的会走向复兴。如果丢掉了国学,那么中华文化的向心力也很快就不存在了。

中国的国学智慧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它有个很大特点,就是包容性。它不排斥什么东西,也不和什么东西相对立,它永远都是在吸收不同的传统,然后丰富和扩大自己。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历史时期。经过了无数次的否定之否定,当代中国人进入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文化智慧有其积累与传承的规律,既不能以暴力和武力来剿灭,也不能靠高喊口号来彻底否定。

历史已经证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财富,是民族之根和民族之魂。社会制度可以变迁,社会生活可以发生剧烈变化,但文化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总是发挥潜在的作用。因此,过往所有的变故,都没能彻底毁灭“国学”和传统文化。

各种外来文化,似乎也不能带来灵魂的根本性的快乐。既然是中国人,就不可能忘记老子、孔子、庄子……就不可能不重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就不可能不认同五千年来形成的一些值得继承与发扬的价值观。

几十年的研究中我发现,文字符号的背后其实是宝藏,老祖宗们的智慧对今人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经典毕竟是经典,“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从古老岁月汇聚而来的思想,仍然能够滋润我们的心田。

就比如,儒家所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舍生取义”、“吾养吾浩然之气”、“慎独”,以及“君子自强不息”等人格要求,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难以否定的。

另外,热爱自然,欣赏自然,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安妥自己的灵魂,获得生命由衷的喜悦,此为中华智慧的极致。如果用古人的语言来表述,那就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苏东坡的“倚杖听江声”。

古文明中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的,文明需要更多智者,炼铁成金,将传统文明和国学智慧发扬光大。

(本文特别鸣谢凤凰网、岳麓书院)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文化   李学勤   文化层次   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