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俞敏洪对话周国平:素质好,才是真正的“赢”(2)

俞敏洪:从好奇心上来说,保护孩子对生命的热情,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出发点。我们成人特别习惯于自己的思维,而且是固定的惯性思维,当你看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跟他未来的成长不相关时,你往往会加以压制。最后孩子在家长不断的打击下,好奇心就丧失掉了。

如果孩子对某个东西好奇,你不能武断地说那没有意义。比如说我儿子小时候对电梯上上下下就特别好奇,他搞不清它为什么会上,为什么会下,所以我就不断地带他坐电梯,并且告诉他电梯上下的原理,但是小孩依然弄不懂,我儿子对于电梯的兴趣一直到了12岁才消失。

周国平:作为家长,要顺应孩子的不同成长规律。其实每个人的智力类型是不一样的,这个我体会特别深。我女儿从小就爱读书,上小学以前,《窗边的小豆豆》她都能自己读了,我们从来没有教过她认字,但还没上学她就自然而然会认很多字。可我儿子现在7岁,他上小学以前几乎不认字,因为他的兴趣不在这儿。但是我发现,他喜欢算数,你给他出加减乘除的心算题,他都没问题。他还喜欢做模型,一千多个零件,把它们拼成一个巡洋舰,拼成一个航空母舰,这需要非常专心、非常细心、非常耐心。他在学校里的成绩很一般,处于中间水平。我觉得过得去就行了,没有必要把应试成绩看得那么重要,有兴趣实际上对他智力发展是最有用的,所以顺应他的智力类型来鼓励他,就行了。

父母不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问:教育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信任。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亲子之间的信任感理应逐渐加强,但是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所以就信任这个话题,请两位老师给父母们一些建议。

周国平:我觉得父母对于孩子,一个是要爱,爱就要有行动,那个行动就是你要花时间陪他,跟他在一起共渡欢乐的时光。这些经历对于孩子来说,实际上是在给他的人生打底色。如果他的童年时代家庭充满了欢乐、充满了爱,那他的人生底色是温暖光明的,我相信他将来一定会心灵健康,情商良好,所以这一点很重要。

但是不能光有爱,第二点还要尊重。我是很重视对孩子的尊重的。我总是有这个感觉,你生了这个孩子,但他不是属于你的,他是独立的。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这一点越来越明显,他未必会按照你设定的道路去走,他有自己的人生轨道,所以一定要尊重他。孩子得到了尊重,他有了那种自信,他有自己独立的人生觉悟,就会生长得很好。父母跟孩子之间最好的关系是什么呢?就是成为朋友。平等的灵魂才能产生友谊。成为朋友,不但是你把孩子当成了朋友,而且孩子也把你当成他的好朋友,能够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这是重大的成就。

俞敏洪:我比较同意周老师的话。我觉得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愿意跟父母交流,是因为孩子们知道有一些话跟你交流以后,父母的反应会是什么。比如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跟父母说,他在学校里喜欢某一个女孩,通常90%以上父母的反应都是把孩子骂一顿。这样一来,这个孩子一定挑能讨好父母的事情告诉你,讨好不了父母的事情一定隐瞒了。所以我觉得首先要做的是,像周老师刚才所说的,把孩子当朋友,让彼此之间的交流畅通,并且充分理解和鼓励孩子。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周国平   俞敏洪   素质好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