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
创先争优和培树典型,是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他们落实“三化”建设的具体行动方案。主要做法包括:一是打造 “巾帼文明岗”女子制图班组,以其为突破口建设优秀的海测团队文化;二是开展“海测之星”评选活动,选树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广泛群众基础、强烈感召力的先进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文化氛围;三是实施“星级项目部”建设工程,推动项目部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天津海测“服务港航、服务社会”的新型明星窗口;四是打造“应急尖兵”品牌,以其为载体拓展服务社会、融入国家海洋战略的业务领域;五是开展“科技创新小组”创建活动,以其为常态的活动载体推动创新文化建设,从而提升天津海测正规化、现代化水平和核心竞争优势。
天津海事测绘中心这些以创先争优、培树典型为特色的文化建设工程,都是结合《文化建设五年规划方案》,结合海测发展战略、使命担当和业务特点安排的,体现了“精细设计、系统组织,精心培育、提炼升华,定向宣传、榜样示范”的文化建设规律,有极强的生命力基础和极高的学习借鉴价值。
亮点,文化建设的价值标志
衡量组织文化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化落地的价值亮点展示。一般而言,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是这个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但要让社会大众、让组织内的干部职工有效发现文化的价值,仅有理念的宣贯、传播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有影响力的业绩来展示价值亮点,使文化产生强烈的感召力。在这方面,天津海事测绘中心重点抓实以下几项工作:
——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不断创造新的佳绩。先后承担国家和地方多项重点建设工程,其中包括2008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水域水下地形扫测,这些工程大部分获得了各级优秀工程勘察奖,成为天津海测在服务地方港口和航运发展中履行好航海保障职责的亮点工程。
——在应急抢险中不断提高认知度。由于海测工作的专业性特点,社会大众对这支队伍比较陌生。天津海测承担并圆满完成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大连“5.7”空难、包头“11.21”空难等黑匣子搜寻工作,以及“金玫瑰”、“涪州10号”等影响通航安全的重大沉船事故扫测任务,让人们逐渐认识“万里海疆,探路先锋”的天津海测队伍,感受“精测海疆,使命必达”的天津海测精神。
——在科技创新中不断提高知名度。在“依靠科技引领发展,打造一流海测队伍”共同愿景的感召下,天津海测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比如首次成功将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应用于海事测绘领域,制作国内第一台“激光验潮仪”,实现了激光技术在验潮领域的应用等。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中,奠定了行业领先基础,仅近几年就有9项科技成果获得了行业学会和省部级奖励。
——在实施重点项目工程中不断提升品牌效应。如2013年采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圆满完成“成山角水域船舶定线制测量”工程项目,为国内其它海区船舶定线制测量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国际海事组织修订相关制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当然,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文化建设的做法或经验远不止这些,在实践中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空间。但只要坚持走文化引领事业的发展之路,坚持“三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文化建设就一定会成为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不断聚集发展新能量的源泉。
(作者为组织文化研究专家)
责编/王志远 美编/于珊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