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海事测绘通过开展海道测量、编绘出版航海图书,为海上交通安全和航运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被誉为建设海洋强国的“探路先锋”。近年来,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在创新思维、改革精神、实干作风驱动下,以服务为使命,以制度为支撑,以文化为动力,深入推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建设,稳步提高海事测绘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航海保障服务水平,为建设海洋强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应对海上突发事件作出了积极贡献。
牢记海测使命,为“三化”建设明确努力方向
与陆地测绘不同,海事测绘提供与船舶航行密切相关的海岸地形、海底地貌、水文气象、助航设施、航行障碍物等信息,广泛服务于海上运输、港口建设等领域,是海上交通安全链的第一环节,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海洋实力的重要标志。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海事测绘,经过近60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人才辈出,装备精良,实力雄厚,享有崇高声誉,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当年那支小小的海港测量队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天津、上海、广东三支海区管理模式的海事测绘队伍。
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原名为天津海事局海测大队,现隶属于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要负责我国北方(辽宁、河北、山东和天津)沿海海区港口航道图的周期性测绘任务,承担海道测量、海图编绘发行、海事应急抢险、通航水域扫测等职责。
随着建设海洋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正迎来一股发展海洋经济的热潮。辽宁沿海经济带引领新一轮东北振兴,河北四大港区发展势头迅猛,天津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推动山东步入陆海统筹发展新格局……环渤海地区成为我国沿海改革开放和海洋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港口数量和航道工程日益增多,对海事测绘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北海、东海和南海三大航海保障中心成立后,海事测绘在整个航海保障服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面对新起点、新机遇、新挑战,天津海测人牢记使命,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彰显海测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们通过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开展一对一谈话等方式,广泛征求党员、干部、职工以及港航、海事等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拓宽服务范围和领域,发挥专业和行业优势,丰富产品种类,提升服务质量,做大做强做优海测事业。
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使天津海测人在水深测量、海图制作和应急扫测等方面,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服务我国海洋开发、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突发海难事故处理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也为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深入推进“三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健全海测制度,为“三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海事测绘工作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时效性、公益性和标准性等特点,及时更新和完善的海图是船舶安全航行和水运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把制度建设看成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当做实现海事测绘工作价值、加强“三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建立并完善目标型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挖潜相集合,培养适应海测事业发展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修订《绩效考核办法》,逐步推进部门和岗位目标绩效考核工作。修订《社会化用工管理办法》,规范社会化用工管理。严格落实廉政责任制,建立大项经济活动签订廉政合同制度,廉政合同执行率达100%。
建立并完善科技研发与管理制度。以自主研发为依托,稳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一系列测绘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港口建设和船舶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