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外思潮 > 正文

主流意识形态要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2)

核心提示: 当前引领社会思潮应着力解决问题,应是将引领社会思潮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将批判和抵制错误思潮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社会思潮有别于一般思想观点

记者:那么,社会思潮与一般的思想观点或思想理论有何区别呢?或者说社会思潮具有哪些特点?

 李春华:是的。社会思潮与一般的思想观点或思想理论是有区别的。不是任何一种思想观点都能成为社会思潮,也不是每一个历史发展时期都会存在社会思潮,一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观点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思潮,需要具备独有的特点。

关于社会思潮的特点,就目前学界研究的情况来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时代性或现实性。社会思潮往往产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是对大变革时代社会政治情况、社会历史走向诉求的反映。第二,阶级性或政治性。利益反映着阶级、阶层间最基本的经济关系。社会思潮是对社会现实的物质的经济关系反映,是不同阶级及阶层间的利益诉、政治诉求、价值诉求的表达。第三,理论性或思想性。社会思潮是以特定的思想理论为核心、为主导、为依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潮流。第四,社会思潮具有流行性或变动性。它虽然以一定的理论为核心和主导,但与社会心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通过一定的社会心态、社会行为、观念文化等途径得以表现和传播,形成“流”和“潮”,呈现出潮起潮落、此起彼伏、变化不居、十分活跃的特点。第五,群体性或群众性。它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群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与支持,显现出绝大多数人的共鸣与趋同。因此,社会思潮必以特定的群体作为其主体和载体,这是它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对我国影响比较大的是三种思潮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也应该是社会思潮十分活跃的时代。那么,当前我国主要有哪些社会思潮?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有哪些呢?

 李春华:的确如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变革,也必然引起人们思想上的震荡,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社会上各种思潮纷至沓来,推动和影响着人们形成相应的思想观念。

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社会思潮有的归纳为六种,有的概括为七种,还有的总结为十种。如中国社科院的程恩富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的“七大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折衷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复古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萧功秦认为是“六大思潮”: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新左派、新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人民论坛》2010年和2013年连续几年调查推选年度重大思潮“十大思潮”。2011年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新国家干预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公平正义论。2013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思潮、民粹主义、新左派、新儒家、伪科学。

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新自由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式走到历史前台,由经济思潮逐步转化为一整套政策主张和一系列改革实践,进而被西方作为主导性的治理范式推向全球。新自由主义核心就是主张“三化”,即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新自由主义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视为唯一合理的制度,极力反对公有制,用资本主义制度代替社会主义制度,并且取得了累累硕果。今年《求是》杂志第16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成绩单”》,用一系列活生生的事实,证明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造成的后果、本质和危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撰文指出:新自由主义一直是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的政治信条,从来没有得到经济学理论的支撑。

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影响非常明显。比如,“国退民进”,解构公有制,不但主张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甚至要把公共服务也私有化;反对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盲目迷信“看不见的手”,而排斥“看得见的手”。新自由主义思潮冲击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必须要加以批判和抵制的错误思潮。

二是普世价值思潮和宪政思潮。这两种思潮的核心实质,都是认为西方“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作为人类普遍“永恒的价值”,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已经成为代表人类政治文明主流的、现代文明社会普遍接受的“普世价值”。因而,不论是西方比较成熟的国家,还是一批发展中国家,都应把西方的政治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建设的目标。其目的就是要用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的多党制、、“三权分立”、议会制等改造中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成资本主义。这是我们必须反对的思潮。刚刚召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三是“历史虚无主义”。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后与文艺工作者交流,称现在一些谍战剧不尊重历史,给观众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这实际上是历史虚无主义对文艺影响表现。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十分猖獗。一些人篡改甚至虚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贬损革命先烈、革命前辈,诋毁甚至丑化党的领袖等,其目的是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否定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的合法性。

还有一种就是“否定改革开放”的思想倾向。一些人以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把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认为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改过了头”,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把它说成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等,借此反对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鼓噪“改革停滞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论”,主张所谓“全面彻底的改革”。这显然是错误的,是要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上去。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社会思潮   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