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服务型执政党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贡献(2)

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执政党的措施

增强思想认识。各级党组织应科学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认识高度准确理解建设服务型政党的关键性与迫切性,培养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与群众观,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核心。③要变管理观念为服务观念,树立权责统一,权为民用的思想,始终牢记人民是权力的赋予者,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公仆,把岗位当作为民服务的平台,把职权当作为民服务的手段,转变执政理念,重新定位职责,改变传统的管理式执政思维,由传统的组织管理为主,向以满足普通党员群众需求为主转变。充分发挥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及时全面地了解服务型执政党建设中遵循的内在规律及具体的目标任务,找准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切合群众需求的服务措施。一切从服务的标准出发,为基层、为群众、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在上级与下级关系上,要求上级为下级服务;在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关系上,要求领导干部为普通党员服务;在党员与群众关系上,要求党员为群众服务。

弘扬“红船精神”。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中国共产党首次举办了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红船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国革命的航船扬帆起航,充分显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明确了中国革命坚定牢固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充分显现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存在任何的私利,始终将为人民谋求更高的福利作为根本宗旨,充分显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之上,不断推动着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进程,应大力宣传、弘扬“红船精神”。“红船精神”在服务型执政党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红船精神”注重创新、奋斗、奉献,是党的先进文化内容的阐释,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中也无时无刻地要求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根基、血脉、力量全部归结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党的先进性也只有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方可得到全面体现。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果进行检验时,应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情况作为标准依据。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最显著的功能优势是依靠人民群众,而脱离人民群众则是其最大的危险。人民群众扮演着历史的创造者角色,是创造历史不可忽视的原动力,所以我们党一直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所践行的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一直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当前时期,我们党明确指出,要强化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顺应群众意愿,实现群众利益。只有系统全面地认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切实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人民才会更加信赖和拥护党,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会更加牢固。“红船精神”是党的革命精神之源,显现了党的先进文化,是我们党的精神财富,这一重要文化是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加快制度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存在可持续性问题。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避免制度和措施朝令夕改、人走政息、形式主义等现象,是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实践表明,制度建设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新形势下,我们党服务群众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构建以服务发展为基础的长效机制,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核心任务,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建立民意导向、群众主体的考评体系,能有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增强服务群众的效果。服务型执政党建设过程中,应科学引导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树立新的发展观,调整改进发展方式,构建有助于发展的工作机制。

同时,还应构建以服务群众为基础服务评价制,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让广大群众评价基层党组织服务成效,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与广大党员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水平。多渠道保障基础服务群众的各项支出,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有人员、有资源、有资金、有阵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通过积极构建一套完善高效的为群众提供服务与保护的工作机制,获取民众的认可与支持,保证党的群众基础在实践中有效落实。

注重考核评价。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在服务型执政党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要明确群众在系统考核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以群众满意作为党员干部开展工作实效的衡量标准。④首先,根据群众的意愿编制评价内容。在测评内容的设置方面,应将群众所期盼和关注的内容纳入其中,合理设置考核内容、考核指标,注重民生与先进性两项建设项目,将群众津津乐道的重、难点问题纳入到群众评价范畴并作为重点来抓,不仅要对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自身进行考评,而且还要考评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及民生建设取得的成效。

其次,评价方式必须反映群众主体地位。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及时获取上级部门的指示,还要积极接受群众的意见,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对干部工作的评价要以群众满意度为前提。

再次,考核方式应遵循民主性、公开性原则。要公开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程序等,全方位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最后,评价结果应反映出群众影响力。在考核政绩、优化工作、执行奖惩、科学决策中,群众满意度测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在考核各级党政机关的年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适当提高群众满意度考核的分值比例,使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在各级党政机关的考核等次上有所反映。

综上所述,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符合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的科学定位,表明了我党的执政理念从管制型政党向服务型政党转变,更集中地明确了我党的自我意思和自身定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构建服务型执政党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八报告遵循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有机结合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际,确立了构建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和任务,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

【注释】

①高翔莲:“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研究”,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②全家悦:“构建学习型政党是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实事求是》,2010年第2期。

③聂继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3期。

④汪维,廖扬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12期。

责编 / 于岩(实习)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党建理论   执政党   马克思主义   服务型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