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对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是一个具有人本性、整体性、实践性的有机整体。社会治理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探照下实现发展创新,为我国社会治理之落实群众利益、社会和谐稳定、激发社会活力的目标实现奠定根基。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 社会治理创新 路径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改革的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升级,亟需构建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相呼应的社会治理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实现社会善治是我国利益分化、矛盾凸显时期必须着手破解的战略课题,也是推进社会和谐的“倍增器”,更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将社会看成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并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诠释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之人本性、整体性、实践性的思想意涵,为社会治理的优化厚实了哲学根基,为社会治理优化之路径选择提供了方法论指引,同时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思想探寻
“有机体”原初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泛指能够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形态。近代以来,“有机体”概念开始被引入到哲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当中来,其代表为斯宾塞和孔德,并由此创立了实证主义社会有机体学说,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由于该理论离开了实践,脱离了“科学的历史观”,最终导致其向生物世界“简单还原”。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出发,扬弃了斯宾塞、孔德等人将社会有机体当成生物有机体的简单类比,立足于“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之“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并通过“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之自我确证,来诠释一个以“社会生命”为存在形态,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有机体。从根本上实现了社会有机体学说的变革,并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养料”。
马克思把社会当做有“生命的有机体”进行研究,是基于社会这一“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的预设前置。对此,社会有机体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实践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于揭示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本质,呼应其“实践的唯物主义”之内涵。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各项活动的独立化是以“实践发展”为前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定型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的基石。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存在形态,社会的各种要素、关系,包括家庭、种族、国家等都是实践发展的结果。正是由于“实践”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马克思才断言“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①由此凸显“社会有机体”的动态性、开放性,并在宏观视野上把握“对象、现实、感性”。总之,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的“细胞”,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母体”和生长点,从本质上来说,社会有机体即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有机体。
整体性。旧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个体的机械组合或全部生活条件的简单叠加。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则从“系统—要素”的角度来界定社会,指出社会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它包含着相互差别又相互联系之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各个要素、环节,并在相互交往、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一个涵盖“社会生活全部领域”的“社会生命形态”整体。
对此,马克思指出:“这种有机体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②马克思从整体上对社会有机体的考察,包括了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及其各自之间的关系,是对旧唯物主义在“社会”理解上的否定,为推动社会向交互、开放、自组织等方向的发展奠定了哲学根基。
人本性。马克思始终将“人的发展和人类解放”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图式。在批判蒲鲁东将“社会与人的发展对立起来”的荒谬观点时,提出了“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的观点。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由此可见,社会有机体既是一个“人的本质回归”的有机体,也是一个“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可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一个以实践为起点,包含全部生活领域之宏大叙事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性理论,并在动态的、开放的、交互的发展中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最终凝聚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维度上。它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更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