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对2014年新自由主义几个流行观点的批驳(2)

核心提示: 2014年新自由主义表现活跃,对新自由主义在中国学界和政界等影响不能低估,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本文对新自由主义2014年的三个主要观点进行批驳,驳“所有领域都由市场决定论”、驳“国企私有化是体制反腐的根本之策论” 、驳“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要搞新一轮的私有化论” 。本文认为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斗争,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

驳“国企私有化是体制反腐的根本之策论”

有人借近期中石油等中央企业出现的腐败案件,得出国有企业必然滋生腐败,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发布的《2013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显示,2013年463例企业家犯罪案件中,国企企业家犯罪案件110例,占24%,民企企业家犯罪案件352例,占76%。国企、民企涉案有一个共性,就是过半数的案件发生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环节。如果管理不善,任何企业都可能出现腐败问题。

国有企业出现少数腐败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严肃法纪加以解决。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整个国有企业队伍,更不能因此就得出国有企业必然腐败、国有企业必然搞不好的结论。事实上,国有企业涌现了一大批先进模范,在国家和社会遭遇危急险重的关键时刻,国有企业靠得住、拉得动、打得赢,是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命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起支柱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语)。我们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去掉国有企业的弊端,构建起对国企有效的、全方位的、立体式的监督制度体系和主体体系,促进国有企业更加健康地发展和壮大。

事实上,恰恰是全盘私有化和唯市场化必然带来严重的腐败。国企私有化不但不是反腐,恰恰是最大最彻底的连锁腐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教授早就在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强调,国有企业性质与腐败无关,腐败是公共权力的滥用。腐败指的是运用国家或企业的公权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即公权私化、公利私有、化公为私。事实已经证明,上世纪80年代的国企基本无腐败,而私企和外企频频腐败,而90年代开始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私有化和唯市场化的方法反腐败,结果越反越多,非但没有解决腐败问题,反而从根本制度上彻底实现化公为私的腐败目的。为了促进国有企业和全社会的健康发展,新一届党中央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一切领域反腐败态度鲜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高举反腐重拳,堵住腐败后门,清理灰色侧门,敞开合规前门,对腐败案件零容忍,保持高压态势不动摇。

驳“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要搞新一轮的私有化论”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关键在控股权。有人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要稀释国有经济成分,逐步降低国有股权的比例,就是要搞新一轮不能公开说的私有化”。这种理解不符合三中全会《决定》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定位,是极其危险而有害的。国有资本利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是要壮大国有资本力量,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按照“逐步降低国有股权比例”的思路改下去,很有可能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导致国企部分或完全私有化,其结果不是做好国有企业,而是“做掉”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合法合理地深化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是简单数量与比例上的进退,更不能一“混”了之,而是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提高效率的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以做强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为目的,打造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中国经济脊梁。如果偏离这一方向和底线,我们的改革终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除了改革的目的分析要正确之外,改革的过程必须公开透明。“2013年,全国国有企业(非金融)资产总额91万亿元,所有者权益32万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辛勤劳动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一个铜板都不容许流失。必须规范国有产权交易,通过上市和产权市场发现价格,通过进场交易、竞价交易实现阳光操作、公开透明。要特别重视解决违规进行资产评估、恶意串通低估评估值、把优质资产分离到副业、通过境外壳公司弱化监管等约束管理等问题,最大限度控制自由裁量空间,最大限度消除寻租空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②

中国经济发展方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要让经济发展的收益惠及全体人民,要以自主科技创新增强产业在全球的中高端竞争力,要坚持和加强国家对基础性、支柱性、命脉性行业的控制力。只有明确以上基本目标,才能明确多种经济成分中国有经济的最低限度规模,才能根据实际的发展需要明确资源配置和经济管理等领域中,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边界,而不受新自由主义的干扰和破坏。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自由主义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