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中国八大城市公众社会信任水平回归“尚可信任”(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与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合作,开展“中国8大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状况”研究,迄今为止已经是第3次。2013年11月,调查人员在北京、上海、哈尔滨、郑州、武汉、重庆、广州、西安8个城市,随机抽取10个社区,在每个社区内,抽取高中低档小区各一个,在每个小区内,随机抽取10户,进行问卷面访。

问卷上的信任程度,被划分为“非常信任”“比较信任”“一般”“不太信任”“非常不信任”5个级别,最终,只有8.9%的被访者选择了后两个选项。

“这是社会总体信任水平回升的直接表现。”报告显示,8大城市公众的社会总体信任水平,最终的平均得分终于爬上了及格线,“回归到‘尚可信任’水平”。其中,人们对制度的信任水平全面上升,推高了总体信任水平。

“调查是在去年11月进行的,当时刚开过‘十八大’。”王俊秀推测,去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整顿官员作风的规定和措施,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打老虎打苍蝇”的同时,也改善了政府形象。

调查中,政府机构被细分为中央政府、全国人大、本市政府、公安部门、法院、检察院6个类别,信任程度较2011年全面上升,提高幅度最大的是检察院。另外,由政府主导的、与居民生活高度相关的9项公共事业,如电燃气、公共交通、自来水等等,信任度得分都在70分以上,对教育和医疗的分数仅仅在及格线上,信任度则相对较低,但比起3年前的“不信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一是政府形象好转带动社会信任提高,二是社会欺骗相对减少提升社会信任,三是媒体的可喜变化助推社会信任提高。”最终,报告中给出了如上结论。研究者认为,一系列反腐倡廉政策的推行、行业法规的完善和监管,以及媒体在信息传播时更加谨慎,最终促成了社会信任总体水平提高。

改革开放到现在,就是一个社会共享价值观“摧毁和重建的过程”

如果用“全民瞩目的社会热点事件”,来折射社会价值观,王俊秀最后在报告中列出的,有郭美美炫富引发的“红十字会”信任危机、“我爸是李刚”事件、药家鑫案引发的司法信任危机、“小悦悦事件”引发的“看到跌倒者要不要扶”讨论、以及近年来在重庆打黑时发生的“颠覆性巨变”。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