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凯恩斯、哈耶克、弗里德曼逝去之后,我们已经很久未见哪位经济学家的作品像《21世纪资本论》这样,引起如此之多的赞誉与应和,同时也遭受了同样显著的争议和抨击。
虽然我们尚无法确知皮凯蒂由历史推导而出的未来是否会成真,但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历史尽管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更何况,书中所述关系到人类共同的未来。所以,我们有必要向《21世纪资本论》发问,且远不止这四问。
什么力量一再击溃减少不平等的努力?
正如本书作者、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所称,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后来的凯恩斯们,都不得不面临数据取样的难题。特别是前者,几乎无法取得当时的工业化国家的现时经济翔实数据,更难以掌握工业化国家之外重要经济体的数据及所有国家的历史数据。
而这一次,皮凯蒂坐拥世界顶级数据库,透过这些数据,他打量历史,预言未来。
皮凯蒂认为,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全球层面,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缩小财富和收入差距的主要机制,都来自于知识的传播和扩散。
但是,从英法两国财富分配不平等指数的历史波动,从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乃至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资本收益的起伏来看,无论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力量多么强大,在促成后发国家追赶先发国家、低收入阶层追赶高收入阶层的过程中,任何努力都可能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击溃,从而使差距变得更大。这种力量可能来自战争、意识形态,也可能来自税收和金融政策等,它们体现为阻碍减少不平等的“敌对力量”。
为什么说“富者愈富”是“铁律”?
在这本书中,皮凯蒂最著名的论断就是“资本主义中心矛盾定理r>g”,即从长期来看,资本收益率将大于经济增长率,这会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公平,堪称“不平等铁律”。
关于这个铁律,他首先从个人层面的不平等与分配问题入手探讨。他指出,18至19世纪,即经济学家通常所称的资本主义上升期阶段,恰是最典型的承袭制资本主义,依靠遗产所可能获得的资本收益要远远大于劳动收入所可能带来的收益,资本导致的不平等比劳动导致的不平等更严重。在1980年代及之后,欧美世界再现了一个多世纪之前的这一财富分配特点。当然,当代的不平等也表现出一个全新特点,即所谓世袭中产阶层的出现。
数据显示,目前最富有的10%人群中的前1%,他们的收入中,资本收入最为重要,而其后的9%人群,劳动收入占据主导地位。而这1%的人比其后的9%的人收入增长更快。
以美国为例,前1%人群包括了华尔街投行、美国顶级企业的高层,他们不仅为自己开出慷慨薪酬,而且很好地利用了资本收益率始终高于经济增长率的特点,将获得的高额财富通过资本市场赚取更多收益。这期间,美国等多国政府对高管薪酬和流动资本均降低了征税,从而事实上起到了使“富者愈富”的激励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