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实现政府援助方式多元化,提升援助的经济社会效应。西方国家欠发达地区成功发展经验表明,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开发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地方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实施多元化的援助方式,只有这样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才有可能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景宁援助发展的实践启示: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铁路、高等级公路、通讯以及河道治理和公益性项目建设,改善民族自治地方基础条件,为大项目和优势产业开发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实施投资补贴政策。国家可将人均GDP和农民年人均收入低于东部沿海省份平均水平的民族自治地方列为扶贫重点,鼓励该省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扶持力度,对投资民族自治地方的给予投资补贴,实现东部民族自治地方跨越式发展,提前实现全面小康,以引领和带动其他民族自治地方科学发展;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政府援助方式。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生态补偿。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扶持效应;四是建立专门基金,为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支持;五是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对外开发的自主权,扩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规模,以大开放引进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六是实行财政奖励制度。对东部地区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可以采用中央出政策,地方出资金的政策,在确保中央有限经费集中高效使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东部发展较快省份的积极性。对超过国家规定的扶持经费,可按全额之半或全年抵缴国库;对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民族自治县,对所在省份实行表彰、奖励。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式发展视域中外援与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BMZ001)
【注释】
①杜伟:“西方国家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政府援助的经验和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国土经济》,2000年第5期。
责编/丰家卫(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