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外思潮 > 正文

论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2)

群众路线是唯物史观和认识论的完美结合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既是一个唯物史观问题,也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是唯物史观和认识论的完美结合。

唯物史观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对群众的领导作用。在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上,唯物史观认为,党是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它的根本宗旨就是领导人民群众去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发展前进,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即“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也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发动和领导下,群众的利益才能得以实现。那么如何实现党对群众的领导作用呢?

第一,要为群众指明前进方向。党对群众的领导作用,首先表现在党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国家的发展现状和要求,及时提出长远发展目标和现实任务,为群众指明前进方向,号召群众为之努力。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在中国建设的各个时期,我们党总是能够站在时代发展前沿,提出革命和建设的具体任务,为群众指明前进方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提出了坚持打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人民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如此等等,我们党时刻都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第二,要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为群众指明了前进方向之后,就要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觉悟,增强群众的责任意识,把群众的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党制定的目标和任务上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群众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就是用先进的思想武装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去改造和教育群众,从而使群众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完成创造历史的使命。我们要对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群众在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是自己决定历史的发展,决定社会的进步。要让群众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这样才能实现“党的正确主张”和“群众自觉行动”的统一。

第三,要把群众组织起来。要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足以依靠的力量,发挥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必须要把群众组织起来。人心齐,泰山移,人民群众必须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没有组织的群众,就象一盘散沙,群龙无首,就不能形成合力。真正强大的力量是有组织的群众的力量。所以共产党在为群众指明了前进方向,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觉悟的基础上,要把群众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民族合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四,要把群众牢牢地团结在自己周围。为群众指明前进方向、教育群众、组织群众,都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把群众牢牢地团结在自己周围,让群众愿意接受党的教育、组织,愿意遵循党指出的方向前进。争取群众,团结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争取群众,团结群众的根本措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益。群众是最讲实际的,在群众面前花言巧语是没用的,谁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就会拥护谁。我们党讲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这个道理。目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我们党团结群众,争取群众支持和拥护的重大举措。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惩治腐败分子,改善党的形像,改进党的作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团结在党的周围、听党的话、跟党走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特别强调实践的作用,认识的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因为认识本身不是目的,通过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的规律,更好的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同时,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和认识发展的过程,只有实践才能判定认识是否正确,推动认识的发展。“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是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通过指导群众的实践而落到实处,通过群众的实践检验而使其更加正确和完善。目前,中国最伟大的实践活动,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这一伟大的实践活动变为全国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我们才能完成“两个百年”目标,赢得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所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群众是实践的主力军,只有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来,我们才能完成历史使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最主要的就是要人民群众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为此,深化社会事业改革,保障改善民生,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的生存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必须提高广大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伟大的实践需要高素质的群众。工人、农民、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在实践中有所作为。我们的工业是现代工业,高科技、自动化、信息化是现代工业的特点,它需要工人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驾驭现代化的生产工具,生产出高科技的产品;我们要发展的农业是现代农业,科技含量高,机械化、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高,因此它需要现代农民。广大农民只有摆脱小农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总之,群众素质的提高,是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中共朝阳市委党校)

责编/许国荣(实习)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