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党做好群众工作的路径选择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不仅使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着史无前例的重大挑战,也为党的群众工作开辟了许多新的途径和方法。面对挑战,需要迎头而上予以解决,面对新途径、新方法要学会充分利用,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提升网络工作能力。网络时代的来临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对这一历史趋势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要不断树立开放意识、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提升政府机关的网络工作能力,有效服务群众,使党的群众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党的群众工作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就必须不断完善各级机关的网络设施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水平,达到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目的。逐步建立政府官方网站、微博、手机移动网络等信息即时发布平台,使为民服务更加信息化,更加方便快捷,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到人民群众身边;提高各级工作人员的网络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民主决策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真真正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网络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开展交流沟通的有利平台,是反映民生民意的“晴雨表”。党员干部要认清网络对群众工作的深刻影响,对于网络普遍反映的民生问题,各级工作人员要及时关注,着力研究,尽力解决,视时开辟专门网络服务平台和现实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加强对民众网络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及时根据网民心理状况改进网络设置,了解群众网络语言,贴近民众心理,增加网络服务的针对性。紧跟网络发展的步伐,提高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能力。增加可视化分析,增强数据的直观性;加强数据挖掘算法,挖掘数字内部公认的价值;建立科学模型,对未来预测数据;完善语义引擎和数据管理,通过关注、监控动态数据获取更多智能的、深入的、有价值的信息,以增加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规范网络管理,提高舆论引导力。我国是一个网络大国,网民人数和移动通讯用户数量在全世界排第一位,但网络的迅速推广也使得我国的网络管理相对滞后。近年来,由于网络市场巨大的利益驱使,网络发展乱象丛生,规范网络管理显得愈发必要。规范网络管理,首先要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网络实行分级管理,规范网络行为;其次,要对网络道德进行监督,加强网络的审批制度,提高网民的网络自律意识;再次,要加强技术防范,确保国家的信息安全,屏蔽有害信息,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和蔓延,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安全。其中,净化网络环境的主战场是人民,对人民进行正确引导的关键在党。净化网络环境关系到民族精神和民族希望,需要网上网下同时进行,多方举措形成合力。
我国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和攻坚阶段,社会矛盾集中出现,社会思潮沉渣泛起,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信息的大量公开和疯狂涌入,对国内的不稳定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部分人的信仰和信念出现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网络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极为重要,深入推进网络在反腐倡廉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中的作用,提高政府公信力,提高人们群众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宏扬社会正能量,掌握舆论引导权。党和政府要提高社会舆论的引导能力和网络舆情的应变处理能力。对于移动数字媒体和移动通信业务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手机短信和手机报纸等信息发布的审批制度;增加官方新媒体的网络占有量和影响力,及时准确地发布政府讯息;繁荣网络文化事业,倡导社会正能量,抵制低级恶俗的网络信息,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公共突发事件要理性应对,妥善解决,第一时间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广泛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积极行动解决切实问题。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宣传部,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本文系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J1302)
责编/张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