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课题。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规律,在推进党的建设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科学统筹,切实解决新形势下党建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发展。
【关键词】党的建设 群众路线 民主集中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规律,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用民主集中制的方法不断推进党的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是增强党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根本制度保证。各级党委作为“一线战斗堡垒”,必须从理论与实践、认识与行动的结合上,不断增强班子成员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好领导科学发展的核心作用。①
着力深化思想认识,解决好“摆位不正”问题。各级党委班子成员职务、年龄差别大,经历有别、素质各异。工作中,容易出现谁的行政职务高谁说了算,谁分管工作就按谁的意见办,谁的任职时间长、资历老谁说话的分量就重,主动参与、集体领导的意识较弱。防止和克服这些现象,需要班子成员不断强化三种意识,打牢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基础。一是强化党性意识。坚持立党为公、公正用权,消除私心杂念,跳出个人小圈子,对原则性问题要旗帜鲜明,敢于辨明是非,不搞一团和气,以对党和人民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集体决策、履行委员职责。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学习上级关于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指示精神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要求,充分认清参与集体领导不仅是党内生活的要求,也是每个班子成员的职责和义务,个人参与集体领导的态度和水平如何,直接影响集体领导作用的发挥,影响单位建设发展。
三是强化平等意识。领导同志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搞个别授意,不能把“班长”变成“家长”,每一个班子成员都有同等的发言权、表决权和监督权,要尊重事实,独立思考,敢于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敢于发表不同看法,不搞无原则的盲目附和,尤其是对正确的意见要敢于坚持。
不断提升能力素质,解决好“决策不当”问题。班子成员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的质量,决定着党委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②为此,要把提高班子成员的能力素质作为必修课突出出来。一要提高谋划全局的能力素质。要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自觉把党的各项工作放到国家的全局中去把握,对事关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要主动进入情况,加强学习研究,认真思考,准备意见。
二是提高学用转化的能力素质。一方面,以新修订的《党委工作条例》、《民主集中制读本》为教材抓好教育培训,掌握民主集中制的理论,熟悉民主集中制的规矩,学会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另一方面,新形势下,党委决策面临的专业性、技术性问题越来越多,要求班子成员要不断涉猎新领域、学习新知识,提升科学技术素养,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问题要注重广泛听取意见、加强咨询论证。
三是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素质。班子成员听到的真话越多,了解掌握的实情越全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就愈加贴近实际,党委作出的决策才能更加科学。因此,班子成员要改进领导作风和调查研究的方法,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发表意见、反映情况的新特点,不断拓宽沟通联系的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真情实况。
四是提高解决难题的能力素质。班子成员在集体领导中的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敏感、棘手问题的把握和处理上。这要求班子成员在这些问题面前,要严格按法规政策议事办事,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主动替主官分忧解难;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不上推下卸矛盾。
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解决好“程序不严”问题。程序是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严格按程序议事,才能保证决策科学高效。《党委工作条例》规定党委议事决策必须按照“确定议题、准备预案、提前通知、充分酝酿、民主讨论、会议表决、形成决策、决策实施”八个步骤进行。但从工作实际情况看,有的步骤执行得好,有的步骤打了折扣。为此,要突出抓好“三个监督”:
一是组织的监督。要严格组织生活,认真落实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谈话和诫勉谈话等制度,发挥好党组织对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作风的管理教育和监督职能。
二是互相监督。班子成员之间要本着对党的事业、单位建设和干部个人负责的精神,经常交流思想,沟通看法,常拉袖子多提醒,搞好互相监督。对别人提出的建议尤其是批评性、提示性的意见和看法,要虚心接受,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