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哲学对话中,实用主义虽然不总是处于对话的中心,但是它往往或自觉或身不由己地卷入学术争论中去,使得学术界又总能响起它的声音。另外,很多哲学思潮最终又不能不在一定意义上回到实用主义的立场或者借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国外有的学者因此提出,当代西方哲学的现状就是三驾马车:欧陆哲学研究,分析哲学研究和实用主义。
国外学者近年来的研究工作力图表明,我们并不是应当回到古典实用主义的全盛时期或者是回到20世纪70年代的实用主义的复兴活动。实用主义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在康德传统和黑格尔传统之间所进行的具有达尔文进化论色彩的调和工作,在科学主义的分析哲学和依靠个体的先验力量的欧陆哲学之间,实用主义代表着一条中间道路。⑨作为中间的第三者,往左行还是往右行,往哪个方面靠,都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此外,实用主义所讨论的许多重要问题本身就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关键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必然要导致实用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其他学派或代表人物的交锋、对话乃至融合,也正是在这种交锋、对话中,也才体现出实用主义与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比如,关于形而上学问题,古典实用主义者一般来说是反对和怀疑传统形而上学的,它也对思辨哲学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但是, 实用主义哲学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完全回避形而上学问题。皮尔士对科学实在论的思考、詹姆士对原始经验的思考、杜威的经验观念以及新实用主义对本体论问题的解释,等等,都是实用主义对形而上学问题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更具体地说,像杜威哲学中对连续性和整体性原则的考察,其实就是杜威意义上的建构形而上学世界工作的一部分。
再比如,詹姆士对于纯粹经验的思考,曾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詹姆士的相关观念在很多地方与柏格森的学说有相似点或共同点,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罗蒂在其晚年开设的课程之一就是关于詹姆士哲学与柏格森哲学的比较研究。
还有,皮尔士在18世纪初就使用了“现象学”这个名词并进行了讨论,这种讨论得到一些西方学者的重视,西方学术界的一些文献也承认皮尔士对现象学的贡献,“在皮耳士(即皮尔士—引者注)的现象学和现象学运动的现象学之间还是有显著的相似之处”,“虽然把皮耳士说成在胡塞尔现象学之前就提倡胡塞尔现象学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在皮耳士和广义的现象学之间,特别是这种现象学之想要把‘走向对象’强调为其主要特征的那些更为客观主义或本体主义的部分之间,确实有很重要的志趣相投之处。⑩类似的情形,我们可以举出很多。我们面临的急迫工作就是,在头绪众多现代西方哲学问题中,找到实用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其他派别、人物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而展现实用主义思想的历史感和现代感。
【注释】
①Larry A.Hickman:John Dewey’s Pragmatic Techn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1990:XI.
②Bernstein,R.J.The Pragmatic Turn,Cambridge; Malden,MA:Polity,2010:6.
③J.J.McDermott(ed.),The Philosophy of John Dewey,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52.
④Bernstein,R.J.2010.The Pragmatic Turn,Cambridge;Malden,MA: Polity,1981: p.89.
⑤Bernstein,R.J.The Pragmatic Turn,Cambridge;Malden,MA:Polity, 2010: pp.128~129.
⑥Cheryl Misak,The American Pragmatist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⑦⑨Cornel West,The American Evasion of Philosophy: A Genealogy of Pragmatism,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9.
⑧《杜威全集》(第5卷),王成兵、林建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页。
⑩[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52页,第53页。
责编 / 张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