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逆淘汰”程度与根源(2)

对官场逆淘汰的调查分析

核心提示: 官场生态的治理与重构是个系统工程,建立和完善官场正淘汰机制是“政治生态修复”课题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围绕着“官场逆淘汰”现象,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不跑官买官,只靠政绩不管用”位列官场潜规则首位

在“您认为目前官场潜规则有哪些”这一问题中,“不跑官买官,只靠政绩不管用”得票率为53.4%;“缺乏商人朋友圈,很难做大事”得票率为49.5%;“多出政绩有门道,形象工程不可少”得票率为41.2%;“勇于担当,不如做官油子,少得罪人”得票率为37.6%;“群众口碑好,不如搞定上级”得票率为34.8%。

“不跑官买官,只靠政绩不管用”位列第一。“跑官、买官”是腐败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这与在产生官场逆淘汰的原因中“腐败蔓延让官员身不由己”位列第一相互印证。

“缺乏政商朋友圈,很难做大事”位列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官商不要勾肩搭背,然而在很多地方政商关系扭曲普遍存在,一些地方甚至表现得比较严重。官员以权力换取金钱,再用金钱换取更大的权力;商人以金钱换取权力的支持,然后再依靠权力获取更大的利益,这种利益输送链条必然严重地恶化官场政治生态。

“多出政绩有门道,形象工程不可少”位列第三。形象工程助长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不仅公众对形象工程意见很大,踏实苦干但缺乏拿得出手的形象工程的干部同样感到不公平。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曾就“官油子”的问题做过专题调查,并引发社会广泛反响。当下有一类官员,对下喜欢摆官架子,对上却阿谀奉承,工作上时不时玩花拳绣腿,老百姓戏称其为“官油子”。如果这种官油子越来越多,那么务实的干部势必会受到挤压。“群众口碑好,不如搞定上级”,也正是官油子擅长的伎俩,官油子不重视干实事,但在“搞定上级”方面却颇有心得。

在“您认为目前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哪些问题”这一调查中,“选拔干部不公开,容易暗箱操作”位列首位

在“您认为目前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哪些问题”这一调查中,“选拔干部不公开,容易暗箱操作”得票率最高,达56.8%;“领导身边人更容易升迁,基层官员上升途径狭窄”得票率为55.7%;“没有责任追究机制,对选人失察者太宽容”得票率为41.7%;“唯票取人,导致官油子更容易升迁” 得票率为35.9%。

只有具有了一整套公平、公正、公开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把这套体制机制扎扎实实落实下去,才能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做到“能者上、庸者下”,我们的各项事业才会生机勃勃。上述选项得票率均超过三成,这表明公众对上述现象的鲜明态度,如何纠正这些问题,应是我们完善干部选拔机制的着力点。

怎样才能建立官场正淘汰机制?“净化官场政治生态,改变小圈子文化”得票率位居第一

在“您认为怎样才能建立官场正淘汰机制”这一问题中,“净化官场政治生态,改变小圈子文化”得票率为57.8%;“高压反腐,阻断跑官、买官途径”得票率为55.6%;“完善权力制衡机制,不能只由一把手说了算”得票率为51.9%;“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过程”得票率为46.8%;“对违规提拔干部的上级领导追责”得票率为45.5%;“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得票率为38.9%;“构建科学的考核体制,让优秀者真正脱颖而出”得票率为 33.7%;“建立干部退出机制,让不胜任者及时退出干部队伍”得票率为30.1%。有专家指出,要真正净化官场政治生态,就需要用多把钥匙解开不同的制度困境。

“跑官、要官”是干部选拔用人的顽疾,也是人事腐败的突出表现形式之一。当前的高压反腐已经对各种腐败行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作用,未来如果能形成一整套“不敢贪、不能贪、不愿贪”的反腐之网,必将对跑官、要官形成釜底抽薪之势,为创造公平的选人用人环境创造必要条件。

“不能只由一把手说了算” ,就必须科学合理地界定“一把手”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角色和权力。拿捏好其中的分寸,一方面需要“一把手”具有担当意识,甚至力排众议,把真正的好干部选拔出来,避免唯票取人的现象;另一方面,要靠制度保证这种权力不被滥用。“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过程”、“对违规提拔干部的上级领导追责”、“构建科学的考核体制,让优秀者真正脱颖而出”、“建立干部退出机制,让不胜任者及时退出干部队伍”……这些解决之道,有的紧密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则互为表里,单兵突进未必能取得效果。因此,必须统筹协调好涉及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设计。

选好、用好干部事关国家治理的成效。如何把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选拔出来?我们要积极借鉴来自域外的成熟做法,但这决不等于照搬西方的“竞争选举”。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完善人大制度时指出:“在政治制度上,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这同样适用于我们如何看待自身的选人用人制度。我们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既不固步自封,又不妄自菲薄。要敢于直面问题和挑战,从选人用人制度链条上的每个节点入手,不断消除产生官场逆淘汰的制度漏洞,以实际行动取信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使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刘建、刘瑞一)

责编/马静    美编/李祥峰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瑞一]
标签: 根源   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