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华侨华人: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资源(2)

——访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刘泽彭

二、华侨华人:侨务公共外交的主导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公共外交在我国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华侨华人在我国公共外交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刘泽彭:华侨华人是公共外交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替代。在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在公共外交上的理念和做法差异很大,有美国的战略模式、欧洲国家的文化外交模式、日本的经贸外交模式、以色列的族裔外交模式、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宗教外交模式和中国的人民外交模式等。每个国家都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独特的公共外交模式。

我国是一个侨胞众多的国家,能否发挥他们的优势开展公共外交,构建中国的侨务公共外交模式,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2011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侨务公共外交的概念。所谓侨务公共外交,是指通过侨务渠道而开展的公共外交。华侨华人既是侨务公共外交的受体,又是主体。侨务公共外交在影响华侨华人的同时,又通过华侨华人的桥梁作用,促进住在国与中国的友好交往与合作,化解外交僵局,向住在国政府和民众介绍真实的中国,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

从中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中不难看出,华侨华人是中外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海外利益的重要开拓者、承载者和有力的维护者,曾为新中国打开外交局面、化解外交僵局作出了重要贡献。比如,马来西亚华人曾永森在冷战时期严峻的国际形势下,肩负历史使命来到中国,开始了中马外交的“破冰之旅”,为促成中马建交立下汗马功劳,被人们誉为“马来西亚的基辛格”。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马来西亚时在华侨华人专门举行的欢迎午宴上曾动情地说:“没有华侨华人的努力,就没有中马关系今天的大好局面。”又如,1980年美国共和党少数民族委员会主席陈香梅曾作为里根总统的特使穿梭于中美之间,也曾在1989年至1990年中美关系最艰难的时期作为美国出口委员会副主席率团来华,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

近年来,海外“疆独”、“藏独”和“台独”等分裂势力,利用歪曲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大力宣传极端思想,并借助西方部分国家和团体的反华力量,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对此,广大海外侨胞旗帜鲜明地进行了反击,纷纷成立反“独”促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反“独”促统活动,沉重打击了各种分裂势力的气焰,充分显示了海外侨胞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实践表明,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桥梁,是中国最广泛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通过华侨华人开展公共外交,应当是当代中国外交一个富有价值的新命题,也是各涉侨部门和涉侨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三、华文教育:中华民族的海外“留根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报》:华文教育被认为是海外华人社会的“留根工程”,如何理解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软实力间的关系?

刘泽彭:海外华文教育是以海外华侨华人为主导、面向海外华裔开展的华语和华族文化教育活动。在我看来,海外华文教育的存在就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证据。海外华侨华人虽然永久或暂时脱离了祖(籍)国而移居其他国家,却保持了母族语言文化,这是他们持久保持自己民族特性和认同祖(籍)国的证据,这种保持和认同是他们的自觉行动,而不是祖(籍)国强制推广的结果。所以,海外华文教育就成了中国拥有吸引力、影响力的证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保持华文教育的人群越广,保持华文和华族文化的程度越深,就说明中国的软实力越强大。

一方面,兴办华文教育是华侨华人社会自愿延续中华文化传统的“留根工程”。当今世界,在英语国家软实力的影响下,许多国家的人都在学习英语,而海外华侨华人自愿兴办华文教育,表明心中还有祖(籍)国这个“娘家”,祖(籍)国语言文化对他们而言魅力犹存。

另一方面,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也是祖(籍)国软实力建设的具体内容。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应有之义,通过华文教学,华族文化的教学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介绍和贯彻。不仅如此,海外华文教育从办学宗旨到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甚至是校名、校歌、校训,都非常重视华族文化的介绍与实践,例如有华校取名为“尊孔”、“崇仁”、“崇德”、“光启”;华校自觉教授“弟子规”等华族文化典籍;各华校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华族文化活动等。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承担了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华侨华人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先后派出10余位课题组成员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获得了大量一手数据,发现不管是华裔还是非华裔,华文教育不但增加了他们对华族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了解,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对华族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喜爱和认同。可见华文教学让更多的海外华裔保留和传承了中华文化;很多华校还招收大量非华裔,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熟悉甚至认同中华文化,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辐射力,对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而中国政府和民间支持、服务海外华文教育,是祖(籍)国因应海外华侨华人需求的自觉实践。海外华文教育的主导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而不是中国政府和民间,祖(籍)国不能反客为主,越俎代庖。但要明确建设软实力,最重要的还是苦练内功,搞好自己的文化、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建设,靠这些因素去吸引更多的华裔和非华裔主动、自觉学习华文和中国文化。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华侨华人   中国软实力   刘泽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