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新锐观点 > 正文

“90后”来了,中国父母准备好了吗?(2)

“啃老族”指的是这一代小孩成熟晚,三十好几甚至四十了还没能力也没意愿承担起建立新家的责任,只好住在父母家中继续依靠父母。等到有所醒悟时,人生黄金岁月已经过完,早早就从人生的战场上撤退了。台湾年轻人的不婚不育、晚婚晚育,使得台湾人口呈现负成长,老龄化严重,整个经济的活力因此减退,加上这一代人成熟晚、不耐压,造成台湾经济活力的雪上加霜。

当然这些都是从负面的角度来看在富裕环境中长大的一代孩子,其实事有阴阳,有劣势就也有其优势。这一代人尊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早早的就“自我寻找”过,“游于艺”过,见多也识广,如果三十岁前找到自己的方向,则主动性、积极性、自觉自发性都变得特别好。相对的,那些一路听权威、一路没选择、一路只顾眼前过关的年轻人,可能早期很快进入“战斗状态”,但有的很快就累了、厌了,有的找不到人生目标而有了中年危机,有的发觉自已人生的单一、枯燥,反而“出轨”了,人生的持续性因此受挫。

所以好好地培养这样一代人的兴趣,适当的导引,适度的压力,较有耐性地等其成熟,我们会有机会收获特别有主动性、自觉性的新时代主人翁。只是中国的教育环境却往往适得其反地造就出“草莓族”、“月光族”以及“啃老族”。

我曾经半开玩笑地说,“中国式父母加上民主政治”会是一个可怕灾难,指的就是这一代小孩在台湾又刚好遇上威权逐渐解体的日子,个人权利意识抬头,所以“我的自由”、“我的兴趣”、“我的理想”变得神圣不可侵犯。整个社会,包括他们的父母都十分接受,但中国父母又改变不了包办式、溺爱式的教育,从而使得摊用个人权利的这一代完全没有相应的个人责任意识。在这样有权利无责任的环境中,只有那些少数最优秀的孩子,能在人生追悔莫及之前找到兴趣,产生自觉自发性,其他大多数的人可能都变得很难承受压力,也很难造就。

在大陆,情况当然会有些不一样,毕竟大陆太大了,现在富裕起来的只有一、二线城市,还有很多三、四线城市,乡下、大西部长大的孩子还很有拼劲。相对的,他们自觉自发的人会少一些,但在想混学位、混日子的人中,只要好好教,给一定的压力,大多数还是可以救得回来,所以相对能成才的还是多一些。他们成长环境不一样,形成很强的竞争力,会给富裕中长大的城市九零后一定的压力。

不要误解,我不是想拐弯抹角说“民主”不适合中国,而是说社会富裕了,中产阶级多了,个人权利、意识觉醒了,对威权不再顺服了,这是不可挡的趋势。九零后来了,就是最好的说明,他们自我意识抬头,懂得反抗权威,正好注解了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可挡趋势。但在这个社会转型过程中,我怕最不配套的就是中国父母的包办式、溺爱式教育,会养出一堆永远长不大的小孩,打着“自由”、“权利”、“兴趣”、“理想”的口号,却承担不了个人的责任,更承担不了社会的责任。想想今天我们受不了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到中国民主化成熟时,五、六成人口都是中产阶级,如果五、六成的小孩都是“富二代”、“官二代”,中国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在未来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才是关键,是一个比学校教育更关系于中国转型的因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人民论坛网立场。)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父母   90后   中国父母   罗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