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构主义视角来看,“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了“大亚太”的区域认同
认同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构建认同是减少战略误判、避免国际冲突的重要方法。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和平崛起进程之所以遭遇这么大的困难,与当前亚太地区的国家身份认同混乱与缺失有很大关系。
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亚太地区国家发展状况非常复杂,这个地区既有最发达的国家,也有很落后的国家;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既有远在域外但时刻不忘亚太的国家,也有身处东方却以西方自居的“区域人格分裂”的国家。如此复杂的国家身份认知,导致亚太地区国家矛盾重重、纷争不断,这是影响当前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作为地处亚太地区的大国,有责任推动这个地区的国家身份认同。笔者认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可视为中国政府推动亚太区域构建国家认同的有效途径。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是东亚、南亚,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是地缘上的“大亚太”区域,该战略的实施显然有利于培育该区域的认同。中国将发挥其作为该地区最大经济体的优势,为构建“大亚太”认同做出贡献。目前,中国和东盟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中国连续4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再通过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力推动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将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这既有助于构建“大亚太”的区域认同,也有助于加强中国的大国亲和力,有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
总之,“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具有非常重大的国际战略意义,对我国来说,其经济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固然很大,但这还是表层的,从深层次来看,这更应是一个顶层的战略设计,其战略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源源不断地发酵,可谓“经济为表、战略为里”。“海上丝绸之路”构想以经济贸易合作为先导与基石,以政治外交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为重要目标,对于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亚太繁荣、推动全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作者为国际关系学院国政系主任、教授、博导)
责编/刘建 美编/于珊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