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邓小平改革开放观的精髓(2)

核心提示: 在设计和引领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提出并展示了一种以人民为本的人民利益观。

在邓小平的设计中,改革开放能否成功、能否顺利、能否持续的关键,就是是否坚持把发展人民利益作为首要的、先决的条件

邓小平是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所秉持的人民利益观的奠基人,也是通过改革开放来维护、发展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实际引领者和开拓者。正是邓小平确立并践行了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观念,中国的改革开放才激发和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谋求了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保障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邓小平所秉持和确立的改革开放的人民利益观有什么内容呢?

首先,改革开放的本质追求是发展人民利益。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为人民谋利益是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很早就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⑤对于由中国共产党来启动的改革开放这项伟大事业,坚持发展人民利益是合情合理的实践诉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其基业常青的不二选择,因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发展和增进人民利益才是改革的根本目的。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⑥邓小平这里所提出的改革目的论,虽然是从更为宏观的社会制度、政党原则和社会生产角度来说的,但其内在的灵魂却是符合并发展人民利益的。如果没有人民的选择和支持,如果不以人民利益为上,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都不能长久。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就是一句空话。

其次,为发展人民利益,要执行更为大胆而睿智的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不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就遇到了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发展路径上不同思想观念的冲突与碰撞。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如果固守老观念、抱残守缺,那么经济就不能发展,人民利益也就不能发展和增进。因为涉及变革,中国的改革开放曾经面临了姓社姓资、姓公姓私、先富后富等带有方向性、制约性的选择关口,在每一个关口,邓小平都能够科学而辩证地指引改革开放走向深入。邓小平提倡为发展人民利益而执行更为大胆的改革开放政策。他坚信,发展人民利益是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不能因为思想僵化、观念落后和行动教条而受阻,也不能因为没有现成经验而却步。因此,从实事求是的原则出发,破除思想藩篱、打破僵化观念,需要的是超出常人的睿智和勇气。而支撑邓小平做出那些大胆决策的,无疑同样是为发展人民利益的观念。

再次,以辩证的思维和科学的路径维护并增进人民利益。辩证的思维和科学的路径是保证改革开放坚持正确取向的合理选择和关键方略。邓小平在确立改革开放是为发展人民利益的观念中,所运用的是辩证的思维,所提倡的是科学的路径。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发展意识和速度方面,他提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但步子要稳,保持合理的速度。二是发展程序方面,他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用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先富与共富的关系上,现在有人诟病这一原则,认为这是造成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主因。实际上,邓小平强调的是“梯次型发展”,是通过差序格局和轮换次序来保证发展的速度和效率。第三,在发展内容方面,他强调既要发展人民的物质利益,呼吁“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⑦同时也注意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利益,发展社会效益,“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⑧第四,在利益分配方面,他强调兼顾集体和个人,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总之,最能体现邓小平在坚持人民利益观时运用辩证思维和科学路径的思想原则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里的“两手”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内容和指称。

最后,人民利益是裁决各项工作的最终标准。邓小平在筹划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中,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改革开放就是要给人民以最大的实惠和利益。这种筹划并不仅仅是侧重在经济的和物质利益层面上讲的,同时也是在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上讲的。在推进经济改革开放的同时,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就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对此,邓小平同样是站在人民利益的角度来审视改革开放和谋划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的。在得到科学判断和结论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必须与以下三条相关联:要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鲜明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至此,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是,无论是在经济意义上还是在政治意义上,在邓小平的设计中,改革开放能否成功、能否顺利、能否持续的关键就是是否坚持把发展人民利益作为首要的、先决的条件,是否把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作为裁决一切工作的最终标准。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谭峰]
标签: 邓小平   精髓   改革开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