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实践论略

—以重庆为例

【摘要】在重庆近年来着力于建设全国统战文化高地的工作积累与研究基础上,文章着重梳理探究了重庆基于自身特有的统战历史资源开展打造全国统战文化建设高地的经验、着力点和对策,以期提升统战文化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工作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升统战视角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

【关键词】统战 文化 建设 着力点 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重庆依托其独有的统战历史文化资源和现实的统战文化史迹等,形成了“全国统战看重庆”的独特统战文化优势。近年来,重庆通过实施“同心·文化打造工程”,通过打造全国唯一的“两馆一园”即“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中华职教社社史陈列馆、全国首个大型统战文化主题公园‘同心园’”的统战文化实体作品,已经初步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统战文化高地,凝聚了人心,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

开展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与实践的举措与经验

面对当前中国的转型期和世界多样化、多元化发展,统一战线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赴“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作用巨大、意义重大。重庆作为中国统战历史文化高地,已走在全国统战文化建设的前列,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建设经验和成绩。

第一,党政同心,思路明确,保障有力,切实引领领导了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的各项工作,彰显了统战坚定信念与统战文化工作力度。一直以来,在党中央相关部门的指导和重庆党政部门的领导下,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的重庆实践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并在现实中很好地指导了重庆打造全国统战文化建设高地的各项工作。一是通过对重庆特有的统战历史和现实尤其是统战文化高地的重庆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统战历史文化资源和实体等重庆打造全国统战文化高地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源的收集、挖掘和建设统战主题历史场馆等,形成了重庆基于统战历史资源等打造全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统战文化研究的基本脉络。二是积极组织重庆本地各界有关部门、领导、专家、民主党派、民宗力量、相关统战研究学者等各界力量开展统战文化资源普查与统计、梳理整理,摸清统战文化资源的总体情况,认真组织进行统战文化分类研究、专题研究论证,把握建设方向,进而确定统战文化的重点工作和统战文化建设的方式和其具有重庆特色和符合市情实情的实践形式。三是建立健全了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初步形成了统战文化高地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各方联动共建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整合重庆各方研究力量和专家学者建立“重庆多党合作研究中心”并高效运转,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还建立了“两馆一园”,并为这些机构场馆等解决了专业人员配备和编制、预算等,配备了专职领导、人员保证工作顺利开展,明确了这些机构人员的统战文化高地建设的职责和任务、目标。四是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统战力量尤其是起源于重庆的主要民主党派的大力支持与帮助,采取官方和非官方,网上网下等多种鲜活的形式及时向统战各界力量通报重庆打造全国统战文化建设工作的新进展、新成绩,使全国全社会充分认识重庆打造全国统战文化高地的重大历史和现实价值,进而为重庆打造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实践与研究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极大便利条件,彰显了重庆开展统战文化高地建设的坚定信念与统战文化工作的强大力度。

第二,优化资源、重点出击、精品设计,打造具有可展示性的中国统战文化高地研究、教育、宣传基地,彰显了统战历史优势和统战文化资源广度。作为重庆具有可展示性的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的宣传基地的特园统战教育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这一统战文化教育、宣传基地积极整合重庆现有的80多处统战教育场馆和资源景点等,并协助源于重庆的八大民主党派之中的四个主要党派:民革、民盟、九三学社和民建在渝建立了自身党派的创立纪念碑,还在此基础上积极建设、修复了包括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民主党派成立纪念碑、“同心园”统战文化公园等统战文化精品馆园,郭沫若旧居、冯玉祥旧居、宋庆龄旧居、张自忠烈士陵园、周公馆等中国统战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墓馆为主要的统战文化建设实体与标志,以重庆统战历史文化遗迹、场馆和景点为主要亮点的统战文化高地的红色旅游精品和线路。同时,通过统一战线红色旅游景点的大力发展带动统战文化的迅速传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彰显了统战文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特有本质和魅力。尤其是“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的建设建成和顺利运行,让社会各界不但感受到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和力量,展示了重庆作为中国统战文化高地的“当之无愧”和“无人能及”,也使之成为了研究、促进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发展的重要窗口和推手,仅这一维度的工作就彰显了重庆作为中国统战文化高地的历史优势和统战文化资源广度。

第三,因地制宜、丰富内涵、开展活动,切实推进推动了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工作的深化与发展,彰显了统战功能作用和统战文化内涵深度。中国统战文化高地的标志性成果的中国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奠定了重庆在中国统战文化高地的地位,该基地积极发挥并拓展教育、宣传、培训、研究四大统战基地功能,切实推动了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工作的深化与发展。一是利用统战文化参观展览、网络宣传等现代化手段和方式,充分展示中共与各民主党派荣辱与共的患难史、展示了统战文化高地建设的光辉业绩和优良传统,发挥统战文化高地宣传功能。二是通过“寓教于游”深挖重庆统战文化高地的场馆、遗迹,发挥统战文化对统一战线成员和各界人士的统战教育功能。三是依托重庆统战资源与平台承办了中央和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各地的统战部门和组织在重庆举办的各类统战干部培训班、统战学术、理论研讨班,发挥统战高地的培训功能。四是发挥统战文化高地的研究功能。成立了“多党合作研究中心”,建立统战文化高地专家学者等研究队伍,摄制了《统战春秋—重庆见证的岁月》历史资料片,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重庆与中国统一战线》等研究成果,还积极探索研究人才培养机制,在重庆地区高校尝试开设相关高层次人才研究培训班、硕博研究方向和项目资助培养专业研究力量。

开展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与实践的着眼和着力点

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对重庆而言,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是新时期推进统一战线文化统战长足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厘清着眼和着力点,着眼于服务全国统战,着眼于多党合作伟大事业,立足长远,不断推进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的纵深发展和稳步前进。

第一,着眼于服务全国,立足长远,发挥独特优势,着力把重庆建设发展成为中国统战文化建设与实践的综合示范基地。重庆特有的统战文化历史,使得重庆责无旁贷地承载着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的职责和功能。重庆着手打造中国统战文化高地之初,中央就明确要求重庆要在传承统战光荣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发挥重庆在统战文化培育、宣传与传播等方面服务全国、辐射全世界华人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宣传统一战线的党派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及统战文化建设工作,使统战各界、社会各界能够正确认识了解统战文化的全国性高地。为了真正承载历史,传承历史,创造新的历史,重庆要充分分析国内外形势,把握历史规律,把握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特点,不断开展新时期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研究与实践、开展新时期民主党派、民族、宗教、党外知识分子、社会新阶层等各方统战对象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与此同时,还有在把握新形势的基础上,响应中央号召和要求,不断提升统战工作队伍和人员水平,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发挥示范作用,推动重庆作为中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着眼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新探索,着力把重庆打造成为新时期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参政议政能力,传承优秀统战文化与传统的重要平台。重庆作为四个民主党派的发祥地,作为我党与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患难与共的历史阵地,已成为全国统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提升我们统战文化建设、发展的精气神和力量源泉。因而,重庆要通过统战文化高地的建设,吸引各民主党派加强与重庆的统战文化建设力量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他们传承统战光荣传统,坚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参政议政能力,不断提升他们参政为国、议政为民的能力,使他们更加坚定坚持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坚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而使重庆这一统战文化高地成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阵地。与此同时,还要把重庆打造全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工作与对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进行统一战线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尤其与当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分结合起来,使重庆统战文化高地成为我们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与“荣辱与共”等光荣传统的重要平台和支撑点。

第三,着眼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比较优势,着力把重庆打造成全国统战文化高地,建设发展成为展示中国政治文明和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优势的重要窗口。重庆在中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中央对其作为中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的定位和其自身建设中国统战文化高地的现实定位,决定了重庆中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的定位和打造全国统战文化高地承担着宣传中国政治发展道路,阐明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历史责任。重庆中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的定位和打造全国统战文化高地要立足于积极通过挖掘统战历史资源,采取新形式,创新思维,丰富展览内容和传播实效,使重庆的中国统战教育基地的中央定位和打造全国统战文化高地的自身定位既成为宣传中国统一战线历史、传统和现实工作的重要窗口,也成为展示中国政治文明和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优势的重要窗口,从而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世界认同。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实践论   高地   中国   建设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