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毛泽东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主要内容及当代价值(2)

积极倡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认识了学习的意义和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后,最重要的是“怎么样学习”。

在学习活动中,方法的功能不可忽视。毛泽东身体力行,积极倡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有目的地学习。毛泽东认为,有两种学习态度,一是主观主义态度,二是马克思主义态度。一些同志只是单纯地学习,不是出于革命需要“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学习,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态度。“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

凡事最重“认真”二字,主观主义是学习的大敌,必须加以克服。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为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有目的地学习。“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要求大家要善于学习,学习任何东西要活学,不要死学。

第二,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群众学习。毛泽东每到一个地方,必先做两方面的学习。一是向书本学习,了解当地的历史情况、地理沿革、文物掌故风土人情以及古人写的有关当地的诗文;二是向群众学习,询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现实情况。由于党的一些干部缺乏文化素养,他经常要求他们要多读书,“知识分子接受前人的经验,主要是靠读书。”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和工作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他身体力行,深入群众,亲自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长冈乡调查》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制定正确方针和政策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认真学习,不能自满。毛泽东指出:“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进行经济建设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毛泽东勉励党员干部克服一切困难,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他经常用“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古训来要求党政干部。正是有了这种学习态度,我国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此时,我们不能有傲慢的大国主义态度,既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又要向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学习。在中共八大会议上,毛泽东说:“要善于向我们的先进者苏联学习,要善于向各人民民主国家学习,要善于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毛泽东一再提醒全党同志,决不应当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上有了一些成绩而自高自大。

第四,从经验教训中学习。毛泽东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帝国主义是我们的教员,蒋介石是我们的教员,犯错误的同志也是我们的教员。”在他看来,失败的教训可以使人少走弯路,要认真学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王明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错折。然而,这种教条主义错误教育了党,毛泽东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毛泽东说:“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他经常用“失败者是成功之母”、“ 吃一堑长一智”的古训来勉励党政干部。

第五,发扬“挤”和“钻”的学习精神。毛泽东认为,人们在平时生活中,难免遇到“忙得很”和“看不懂”的问题。“在忙的中间,想一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这种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不仅是毛泽东为那些“工作忙”和“看不懂”的人提出的建议,更是对自己的要求。他以“挤”的方法获得学习时间,以“钻”的方法求取真知灼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作为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但是他每天都坚持学习。他批评有些人把业余时间放在玩乐上,提倡珍惜点滴时间,培养学习习惯。

第六,学习无止境。毛泽东认为,学习不是一项短暂的任务,而是一个永恒的工作。面对新的情况和任务,人们需要补充新的知识。在他看来,不管是年轻的人还是年老的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毛泽东不只是这样说的,他本人也是这样做的,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

结语

总之,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一方面,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学习和党建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整体上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力地防止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党八股等不正确地学习作风在党内盛行,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毛泽东特别重视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进入新时期,党中央多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根本目的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社会适应性,更好地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毛泽东“终身学习”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学习机构”是值得借鉴的“指南针”。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1页,第112页,第284页。

②⑥《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20页,第1428页,第1481页。

③⑤《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227页,第84~85页,第8页,第24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991页,第1011~1012页,第848页,第863页,第799页,第801页,第933页。

⑦⑧《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3页,第533页,第534页,第535页。

⑨《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9页,第327页,第180页,第181页。

⑩《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3页。

《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2页,第117页,第65页。

责编/张晓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毛泽东   政党   学习型   思想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