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
改革谋篇布局的方法论
记者:您刚才提到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明晰、总施工图已经确定,现在的关键在于落实。通过对四次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的观察,您认为四次小组会议之间有何逻辑关系?如何体现深化改革“落实”的步伐?
严书翰:今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制定出一个好的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他还指出:“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在这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每一次都讲到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和总施工图,要落实、落实、再落实。当然,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抓落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包括思想落实、组织落实、机构落实、方案落实、举措落实、监督落实以及要有明确的时间表等。
在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责任,就是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要深入学习领会三中全会精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各项部署是我们议事决策的总依据,领导小组要带头学习好、理解深、消化透,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来思考和研究问题。”接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4个“要抓”:一要抓统筹、二要抓方案、三要抓落实、四要抓调研。
在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还有7年时间。起跑决定后程。今年工作抓得怎么样,对起好步、开好局意义重大。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在审议《中央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分工方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对确定的改革任务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要分门别类,要有不同的对策和明确的时间表。他还具体分析了4种情况和相应对策:对已经推出的改革举措,要加强跟踪了解,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对新启动的改革举措或改革试点,要加大组织和协调工作力度,确保取得成效。对需要长期抓落实的项目和任务,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持不懈抓下去。对今年条件不具备、暂不启动的改革任务,要创造条件,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争取适时启动。
在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第二次会议后3个多月来的工作“总的看,改革势头较好”。他明确指出:“目标是否坚定,决定改革的成败;落实能否到位,决定蓝图的实现。各地区各部门要敢于担当,积极有为推进改革攻坚。推进改革既要管宏观,也要统筹好中观、微观。要突出具有结构支撑作用的重大改革,把握好重大改革的次序,优先推进基础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改革的具体指导,明确改革政策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合关系。各牵头单位要加大年度工作要点的推进落实力度,到人到事,凡事都要有人去管、去盯、去促、去干。要抓紧对领导小组工作要点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对账盘点,成熟一个,审议一个,出台一个。
尤其是在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明晰、总施工图已经确定。他再次强调:“做好下一步工作,关键是要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会议提出的4个“要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5个“要抓到位”:一是实施方案要抓到位,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找出体制机制症结,拿出解决办法,重大改革方案制定要确保质量。二是实施行动要抓到位,掌握节奏和步骤,搞好统筹协调,使相关改革协同配套、整体推进。三是督促检查要抓到位,强化督促考核机制,实行项目责任制,分兵把守,守土有责,主动出击,贴身紧逼。四是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建立健全改革举措实施效果评价体系。五是宣传引导要抓到位,继续加大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引导,积极宣传改革新进展新成效。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讲话,尤其是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尤其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开拓创新的历史担当和充满战略思维的智慧。这也是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能取得成功的信心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