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个重大理论观点的提出最具创新意义。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最能反映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从他的大量论述看,他讲社会主义首先是从优越性讲起的。他认为,我们为什么不搞资本主义而非要搞社会主义呢?就因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如果不优越,搞社会主义干什么?这是他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逻辑起点。那么,社会主义的优越表现在哪里呢?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一个是生产力发展的成果要落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个道理,他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讲,一路讲下来,到南方谈话时就有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段话强调了两个意思,一个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个是共同富裕。显然,他认为这两条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东西,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是逐步推进的历史过程。他一再强调,我们一定要搞能够体现比资本主义优越的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没有作过,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对于指导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当初设想的较高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不同。对于这一点,我们过去认识得不是很清醒,超越阶段是过去犯错误的主要原因。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结合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实际,明确提出并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他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在南方谈话中,他又进一步强调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邓小平同志要求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同时强调不能忘记远大理想。他说:“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些重要思想,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和改革举措上的很多重大突破有了理论依据,能够更加大胆地把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向前推进。
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完全是老祖宗没有讲过的话。过去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最主要的标志之一,而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固守这一点,是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体制障碍。究竟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这是当时长期争论不休、阻碍改革推进的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他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方法,“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南方谈话中,他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这是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重大理论贡献。
上述这些重大理论观点,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继承前人,又根据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创新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成果。我们说邓小平同志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很重要的就是指这些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