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邓小平三个重大理论观点的提出最具创新意义(2)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第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邓小平同志洞察世界发展大势,敏锐地看到时代条件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发展是核心问题。对时代主题的正确判断,是我们集中力量搞现代化、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依据。他指出,争取一个较长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要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他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他认为,现在的世界一日千里地发展,与古老社会不同,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要认清时代特点,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第五,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邓小平同志领导的全面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开放,调动了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青年和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及各个阶层的积极性。他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受到港澳台同胞的广泛认同。他号召“要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共同实现民族复兴大业,鼓舞了全世界的华人、华侨积极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的发展使全民族的自豪感大大提高。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了起来,使人们的积极性真正调动了起来。这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快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决不是要抛弃我们的理想,“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勇敢地、尖锐地提出这个问题,并且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总结历史经验,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所以认识不完全清醒,关键还在于脱离了中国实际。为此,他向全党提出了再一次“相结合”的任务。在党的十二大上,他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句话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就是强调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通过“相结合”来回答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沿着这样的正确方向,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有所突破,既没有丢老祖宗,又讲了许多新话,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邓小平   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