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奔胜
新华社江苏分社常务副总编
“权力共享圈”常常是大圈子套着小圈子,小圈子里还能分出许多单元来。在这些圈子里,距离不是问题,时间不是问题,只要权力在,进入的圈子通行证就在。
“圈子”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近期一些事件充分暴露了这个病灶:一是众所周知的“大老虎圈”,受感染病倒的有一大串,表现出典型的“圈子病”;二是明星圈里接二连三“涉毒”,再次把隐性的“圈子病”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三是微信、微博圈里不同程度地存在传谣、信谣偏好,这个病症如不及时医治会有加重之趋势。
国人好圈子,这本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客观上说,人除了身边的亲人之外,总会有因工作、生活或学习形成一定的朋友圈子。多数情况下,有几个朋友也算不上真正的圈子,就是感情近一些、平时多关心关心,遇到烦心事时,朋友给帮个忙、解个闷,多数人仅此而已。但是患了病的圈子就不是这么简单了。这些圈子往往有稳定的结构、趋同的生态和心照不宣的利益纠缠。具体地说,有这样四种圈子是典型的“病毒携带者”。
圈子之一:以权力为纽带,以封官许愿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圈子,即“权力共享圈”。本次打掉的“周氏大老虎圈”就极具典型性。这种圈子里的人往往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心态,于是狐假虎威者有之,招摇撞骗者有之,攀龙附凤者有之,一呼百应者有之,“大河有水、小河满”者有之,等等。这个圈子最大的特征就是拿权力当“血缘”,大权力保护小权力,大保护伞套小保护伞,大老虎身后跟着一群狼,这个圈子一旦形成,就具有坚固性、复杂性和对抗性。“权力共享圈”常常是大圈子套着小圈子,小圈子里还能分出许多单元来。在这些圈子里,距离不是问题,时间不是问题,只要权力在,进入的圈子通行证就在。“权力共享圈”最典型的病症就是把公共权力变成圈子里的“小金库”,想怎么支取就怎么支取,想给谁支取就给谁支取,想支取多少就支取多少。当然,圈子里的人因为都具有相同的病毒,一旦发作起来,他们倒得也很快。
圈子之二:以利益为支点,以权钱交易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圈子,即“官商勾搭圈”。从新近披露的不少案情不难发现,一些“老虎”、“苍蝇”一落马,就有与之关系密切的企业家消失掉。正是由于勾搭太深,于是出现了不少“同福同祸”的“官商圈”。在“官商勾搭圈”里,权力与金钱是双轮驱动的,而且分工明确,有人站在岸上打伞,有人下到河里捞鱼,有人掐腰使眼色,有人心领神会献媚,有人高声吆喝,有人小声附和,等等。在这个圈子里,权力向利益献媚,利益向权力站队,圈子里的人往往不是很多,但个个都是各得其所。“官商勾搭圈”最典型的病症就是“权力为利益守门、利益为权力献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