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新锐观点 > 正文

重温邓小平的改革观: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

8

4.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详细

———摘自1992年1月18日至2月11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点评:事实上,小平此次南巡六次讲话,再次主张:生产力是衡量国家与制度是否优越的基础;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随后这一论断出现在十四大报告中。可谓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小平同时力推政治体制改革,被认为是留给后人的另一份遗产。小平推动的改革开放让世界震惊。在国际舆论看来,“能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难以置信。”(详细

5.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

1986年6月,邓小平提出:“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同年9月,他又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详细

点评在当代中国改革的时代大潮中,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政治体制改革始终受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重视。在他的设计和指导下,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几乎是同时起步,并有步骤地稳步向前发展详细

6.思想更解放些改革步子更快些。

我们现在不是要收,而是要进一步改革,进一步开放。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走得更快一些。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二十年,因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详细

点评:30年前,从“文化大革命”走出来的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这就是:中国是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按照所谓的“继续革命”道路走下去,还是振奋精神发展生产力,向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邓小平在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时所作出的第三大历史性贡献,就是领导全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征程。详细

7. “我是个实事求是派”

“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

――《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一九八七年三月三日)

点评“我是实事求是派。”这是邓小平对自己的又一评价。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坚持这个精髓,同时大力倡导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确立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时,已经73岁,但其思想活跃和解放的程度,连许多年轻人都自叹弗如。邓小平曾风趣地说:“我算是比较活泼的人,不走死路的人。”详细)  

 

人民论坛网思想理论频道  赵光菊整理

 

特别声明:如需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并附原文链接。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邓小平   政治体制   改革观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