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新语新论 > 正文

《一个老外眼里的微博世界》续篇(2)

“别老谈别人的素质如何,管好自己的行为就好”

雷克喜欢研究一些“莫名其妙”的中文词儿,比如,“都督”。雷克说,第一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自己还笑出了声。“想起了一堆胖乎乎的小脸,甜滋滋味道的饼干——‘鬼脸嘟嘟’。都督,嘟嘟,太好玩了!”

可这几年在北京听到“dudu”,雷克找不到笑点了。这个发音不再跟鬼脸饼干有关,它是“堵都”,堵车的都市;也是“毒都”,毒雾的都市。两个都指北京。

雷克感慨:北京开车的人实在太多了。

“一是公共交通还没有发达到处处能及,而且很多人这辈子第一次有自己的车,所以非要自己开车,无论有多不方便。另一个原因是,在北京开车还不够麻烦。德国人口跟中国东部差不多,车也相当多,但城市居民多数不开车。为什么呢?因为油价高,而且城里停车位不仅难找,还收费巨高。北京就不一样,政府对老百姓在交通方面向来都太温柔。”

在北京生活,雷克说,要懂得一些道理:透气时不要随便开窗户,开空调比较干净。健身时不要在外面跑步,室内运动比较安全。洗澡不要早上洗,晚上洗才能睡好觉。还有,当发现有蓝天的时候,一定要出去享受下,千万不能错过!

“我家的自然环境现在还可以,但过去也不是一直这么好。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西德的孩子,我记得自己小时候也会到处乱扔垃圾。”

雷克说,那时,莱茵河被污染得很严重,以至于老百姓会开各种玩笑,比如:

“鱼在莱茵河里做什么?”

“学化学。”

对于空气问题,北京人也玩儿黑色幽默,但雷克觉得“情况还是有点不太一样”。

“德国老百姓不仅仅是‘关注’环保问题,他们还有‘行动’。人们聚集组织起来,要求法律、制度上的改善。因为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不是能‘自然’好起来的。

“虽然只有政府才能管制污染,但污染不是政府搞出来的。你我他要求油价更低,你我他天天开空调,你我他非要开自己的车,这些都是空气质量下降的一些重要原因。”雷克说,“你可以告诉自己,不用坚持开自家的车,也可以坐公交。你可以要求政府让城里的停车场更贵。你还可以要求将垃圾分类处理。”雷克说。

除了“都督”,雷克在北京还学了个新词儿:素质。

雷克有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哥们儿,一天,这哥们儿和另外一个女孩打台球。雷克让哥们儿追这位小妹妹,哥们儿说,不要,这姑娘素质不高。雷克不懂,什么是素质不高。那哥们儿一脸无奈:“quality嘛!”

描述人类还有“质量”的说法吗?雷克还是不懂。

后来,在朋友解释和词典的帮助下,雷克大致明白了“素质”的意思。再后来,雷克也经常听人说“素质”这个词儿,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拿来批评人的:随地吐痰,素质不高;插队,素质不高;乱开车,素质不高。人们有时候觉得“素质不高”不够狠,直接说“没素质”。

但雷克有种感觉,他觉得大家说素质,往往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比如,开车时,车主为什么不能礼让其他车,得到的答复经常是,这些人没素质。意思是,车主素质没问题,只是由于其他人素质低,所以自己必须跟他们一样”。

听中国人说“外国人素质高”,雷克会感觉很别扭:可能只不过是客套话,但有些客套话不符合常规,会令人尴尬。

“在德国,大家没有吐痰习惯,我也不吐痰。但刚到中国,我就开始吐痰,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没有什么好原因,所谓的‘素质’可能就是被社会逼出来的而已。一天,有个中国女孩发现我随地吐痰后很生气,‘雷克,你在你们国家也会这样做吗?”

雷克说,当时他摇摇头,脸红了。

“如果,你身边有个小姑娘来提醒你的话,那你幸运了,你可能还有改变的希望!不然的话,全靠你自己。总之,别老谈别人的素质如何,管好自己的行为就好。”雷克说。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微博   韩寒   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