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王蒙:谁的青春都闷,谁的青春都狂(图)(3)

中国青年报:一般大家认为“闷与狂”是年轻人的状态,经过几十年的沉淀会变得平静。作家铁凝曾特别送你“高龄少男”的称谓,你似乎还很有激情?

王蒙:《闷与狂》从主人公的婴儿时期一直写到老年。复旦大学的郜元宝教授说,看前四章觉得应该给我发儿童文学奖,看到后来,觉得应该给我发老年文学奖。

我对这个世界依然充满兴趣,所以每天都闷、每天都狂。比如,我半夜爬起来看世界杯。我支持德国队,他们像一台机器那样训练有素。网球我也爱看,在女网中,除了李娜,最喜欢俄罗斯的莎拉波娃。我也喜欢数学,今年6月的《人民政协报》还发表了我和几位数学家谈人文和数学的谈话。

中国青年报:文学史上提起你,不可回避你的《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你也写过《活动变人形》、《我的人生自述》、《红楼梦评点本》等,能总结下你的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吗?

王蒙:我从来没给自己分过阶段,也分不清。我的写作涉及面比较广,有些是哲思类,比如写老子、庄子;也有少量翻译作品,包括维吾尔语、英语;也有新诗、旧体诗,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小说。在写作中,我喜欢自己跟自己“捉迷藏”。每写一部作品前,往往自己都不敢确定要写什么。我的写作要给读者和自己都提供新鲜感。

中国青年报:你现在的写作状态如何?

王蒙:五六年前,一个电视台采访我时,问我有没有文思不畅、精力不支的苦恼。我说:“可能明年吧,明年我将衰老。”有人劝我别到处讲课了,但我觉得别轻易把某件事情停下来,不然不是“明年我将衰老”,而是立马就“完蛋”。我原来计划满70岁就不写作了,但现在每天还写五六个小时。

中国青年报:去年你刚刚结婚,新婚后的生活感觉如何?

王蒙:我的婚恋生活有特别简单的一面。18岁时就追求原来的爱人崔瑞芳,她是我的初恋,1957年结婚,直到她2012年患癌症去世,我们一起生活了55年,从来没有发生过相互之间不信任和颠覆性的事件。

我现在有了新的伴侣单三娅,我们有共同语言和共同的志趣、爱好,我觉得老天爷为什么对我那么优厚,可能是我一辈子没害过什么人吧。希望我在明年将要衰老的过程中,依然能幸福快乐。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王蒙   青春作家   青春   闷与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