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构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要看到,我国在现阶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上还是一个低标准的。这就是说,我们要用占世界经济总量6%~7%的GDP,解决占世界21%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按照专家们的测算,我国在未来几年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最低标准计算,最少需要投入6万亿元;而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则需要投入45万亿元。显然,目前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经济能力,只能从低水平起步。
由于民生问题比较突出,今后一段时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将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在这方面,要着力推进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确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目标应该是三个方面: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用这三个目标规范我们未来工作的全过程。
2.强化政府责任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政府必将扮演重要角色,承担起重要责任。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整个进程中,政府的责任主要包括四点。一是要保证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公平与正义。包括制定公共政策选择的价值取向;防止政府利益部门化的倾向;统筹制定全国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规划等。二是要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包括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资金投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坚持基本公共服务政府投入的持续增长;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进一步深化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和规范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三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要与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相适应;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技术手段和提供方式等。四是建立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包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标准,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严格的问责制等。
3.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作为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按照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主要应包括三方面。一是全面推进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的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按照“乡财县管乡用”的原则,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合理划分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职责分工。如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分工;合理划分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在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分工;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公共就业服务中的分工;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基本社会保障中的分工等。三是要统筹解决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也就是说,要在全国范围统一政策,规划和解决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4.探索公共服务的多元参与机制应当看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政府在履行自身责任的同时,要广泛地动员社会的力量、市场的力量,探索公共服务的多元参与机制,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步伐。而过去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快速发展,社会组织的壮大,都为我们探索公共服务多元参与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