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大妈”的社会学对话:广场舞or灵魂舞(3)

理性的旁观与健康的欣赏

解放新论:不管是跳广场舞,还是丈母娘经济、抢购黄金等,大妈们的走红从传播领域和舆论评价来看,或多或少有点审丑的味道。不少人觉得大妈们舞姿不怎么美妙,体态也比不上20岁的小姑娘,投资的回报率也不高,只是觉得大妈们的事儿很娱乐。这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心态?

胡申生:网络上对于大妈现象的评价很多元,有的认为很娱乐,有的认为很雷人,甚至有的认为很丢人。这又集中鲜明地体现在对大妈跳广场舞的评价上。这些评价中有的有些道理,但很多并不完全客观。

怎样全面客观评价大妈现象,是值得进行一些探讨的。众所周知,从外在美的角度来看,同样是涂脂抹粉,大妈肯定没有年轻女性漂亮,大妈跳舞肯定也没有舞蹈明星跳得好看。然而,我们仍然倾向于说,今天的大妈现象包括大妈们跳起广场舞是一种值得自豪的社会文化现象。这是因为,这展现了中国女性对生活既感到幸福又有追求的精神状态。人美不美,不是看胖瘦,也不是说去整容、减肥就是对美的追求,而要看人的精神状态。尽管大妈们外表可能有些胖、动作不是那么优美,但有追求、有向往,并在这种追求和向往中寻求自我认同,这背后其实是自信。

当前网络舆论中确实可能有一种娱乐心态,往往喜欢感性地对待一些问题,而不是理性地对待。然而,对于很多问题并不是靠娱乐就能解决的,大妈现象也是如此。只从娱乐角度切入,是不能揭秘当今中国出现的大妈现象的,所以,还是要回到这个群体本身,尊重她们,理解她们。当然,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不能强求20岁、30岁的年轻人喜爱大妈们的爱好。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不能把年轻人的审美标准和人生追求,强加在人生进入夕阳阶段的大妈们身上。对此,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是你的妈妈在跳舞、在唱歌,在积极展现自我,是不是就能更多一些理解呢?

新的中国大妈形象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是以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为后盾的,她们的种种举动背后展现的是中国中年女性的幸福和乐观,这是主流。在肯定这个主流的基础上,当然也要提醒大妈们,要注重公共礼仪,不要打扰别人。

吴国宏:社会舆论更倾向于关注新的事物。从时代发展来看,大妈现象确实是中国过去不曾出现的新现象,所以舆论给予相当大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这种关注看似可能来自于大妈们很多并不那么娴熟的表现,不绝对优美的舞姿等等,甚至略有娱乐和审丑的味道,但是更深层地,还是因为大妈现象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这个特定群体身上的体现和折射。一个时代的新特征必然会引起舆论的关注。

具体从大妈来看,大妈现象反映出的是中年女性的自我发展诉求,是中年女性意识的觉醒。对此应当予以肯定,而不是调侃、嘲笑或者娱乐。嘲笑的、居高临下的、娱乐的舆论,可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但其背后或多或少还是会有主体的,无论这个主体是谁,都可能发现自己身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心理的、职场的、家庭的、不成熟的、不理性的,等等,所以理解地而非嘲笑地看待大妈现象才是社会理性的体现。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大妈   社会学   广场舞   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