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叶小文:富起来更要“厚德载物”

作者: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 叶小文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富起来更要“厚德载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有价值观支撑。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在道德问题上聚焦

中华民族属于一个伟大的、不可替代的族群。凝聚我们这个历久弥新的伟大国度的精神资源之一,是那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就在我们的心中,就在家国之中。

当前,我们要实现中国梦,一定要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那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呢?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出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中央发布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把十八大报告中“三个倡导”所包含的12个词24个字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核心价值观要变成基本动力,要有完备的理论体系,也要有更凝练的观点。要凝练,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要有活力,要吸收世界的创新。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诚信传统的民族,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遇到了“诚信缺失症”的难题,这是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市场经济不断给我们带来财力,也形成无所不在的地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不接好这个地气。对于发展市场经济中社会上出现的道德沦丧、信任缺失、腐败时现的现象,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如果不能对症下药、刮骨疗伤,而任其病入膏肓,就没有说服力,缺乏生命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性、社会性的灾难,很多是人类自身的失范造就的。比如贫困、饥荒、瘟疫、腐败、战争、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恐怖袭击、邪教肆虐等等,都与人类的无休止活动密切相关。现代化改变着人类,无论东方西方,无论已完成现代化还是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调节问题。

搞市场经济不是搞“市场社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要使市场在社会生活中也起决定性作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市场经济无德,也搞不好、搞不成。“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席地而来、浩浩荡荡,其特色之一就是能以“厚德”载市场经济。所以,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在道德问题上聚焦,道德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也就更加突显。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叶小文   核心价值观   信用缺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