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论“地方主义”
如果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偶尔涉及地方主义问题的话。那么,列宁则是第一个把地方主义概念引用到无产阶级政党组织中的人。列宁是“十月革命”的直接领导者,和马克思、恩格斯不一样的是,列宁亲身经历了无产阶级政党夺取国家政权的过程,并主持了苏联最初的社会主义建设,他对无产阶级政党构成的复杂性和建设的艰巨性有深刻地认识。列宁总结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组建原则—民主集中制,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一个拥有铁的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一切企图分裂党、涣散党的思潮。地方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必须反对的思潮之一,在列宁的论述中确立了下来。“十月革命”的成功是俄国共产党的成功,俄国共产党的成功是民主集中制的胜利。因此,列宁用民主集中的模式去衡量党内出现的各种思潮,得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决反对一切地方主义思想的结论。
第一,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权力的集中制,反对一切形式的分散。在列宁的著作中,这一观点被反复阐述和强调。1902年,列宁第一次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出:社会民主党的活动必须完全自由和统一,从而成为集中制的党。⑥在《怎么办?》一书中,列宁首次详细地阐述了集中制基本原则。列宁多次强调:建立集中的战斗组织是绝对必要的,能够增加斗争胜利的可能性,不但不会削弱地方鼓动工作的稳定性,反而可以强化其牢固性和稳固性。⑦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主张建设一个集中政党的意见没有被采纳,组织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最后,导致崩得分子以民族为单位进行建党,形成了“党中党”的局面。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只有贯彻集中制,才能保持团结和战斗力,尤其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封建帝国,无产阶级力量尚不强大,如果分散斗争,只能被沙皇政府一一镇压,无法取得革命的成功。因此,贯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第二,无产阶级成员必须有坚定的党性,坚决执行党的指示。列宁不仅提出了集中制是无产阶级组织的基本原则,而且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成员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列宁指出:严格的党性伴随着阶级斗争的高度发展而产生。要进行广泛的阶级斗争,就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⑧在《论无产阶级政党“左派”幼稚病》一文中,列宁把服从党的纪律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并总结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⑨
第三,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用严厉的手段对待一切派别活动。列宁对派别活动的看法比较复杂。一方面,列宁对党内早期某些派别活动给予了必要的容忍,另一方面在对其他派别活动中他却采取了严厉打击的办法。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时,列宁指出党内已经存在几个各自为政,各成一派的派别组织。他认为,任何派别活动都会分裂党,主张取消一切派别活动,并授权中央委员会在可能引起党的分裂的情况下可以开除党员和解散派别。
总结列宁关于地方主义的观点时,有两点要特别注意:首先,列宁并没有明确提出地方主义这一概念,也没有对地方主义这一概念进行具体定义。但列宁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些基本要求已经可以看出他对地方主义的态度,即地方主义是分裂党的,必须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其次,客观来说,列宁对于地方主义的认识也仍然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大多数时候,列宁把地方主义的某些表现认为是民族主义思想。为此,列宁不断对民族自决权进行详细的阐述,而忽略了民族主义掩盖下的地方主义思潮。列宁在晚年提到了捷尔任斯基在调查处理高加索的“社会民族主义分子”案时的轻率态度,认为这主要源于俄罗斯人的情绪,把它当成了民族主义问题。列宁的这种认识也并不奇怪,这是由俄罗斯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俄罗斯在地理上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国家体制上采取了联邦制,各加盟共和国基本都是按照民族来划分。因此,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常常混合在一起,地方某些不合理的诉求,常常是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共同影响的结果,很难将两者进行完全区分。
正是由于俄罗斯这种特殊的国情,斯大林上台后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把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混杂、等同起来,提出了地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并在党内开展大规模针对地方民族主义分子的清洗运动,造成了各少数民族的不满情绪,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地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提出源于斯大林对待民族问题的认识。1913年,斯大林完成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后来改为《民族问题和马克思主义》。斯大林给民族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所谓民族就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⑩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偏差,否认了民族的形成是以种族为基础的,而把一些外在表现视为民族形成的基础。尤其是斯大林将共同语言和共同地域作为判定民族的标准,将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强行联系起来,对苏共处理地方主义问题带来了极大干扰。
其实,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本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地方主义是以共同居住地为形成基础,而民族主义是以种族血缘为形成基础,虽然二者有可能出现交叉。比如在某地集中居住了某单一民族,当他们和中央权威发生抵触的时候,可以视为地方民族主义。但是,笼统地用地方民族主义涵盖地方主义是不正确的。地方主义存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争取本地区的利益,而民族主义的终极目的则是走向民族独立或民族自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