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大部制改革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3)

同时,大部制改革把我国行政定义为服务行政,这正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大部制改革整合了机构,它们的运行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确立亲民意识和责任意识;转变自身角色,进行正确定位,使其成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人民为主体,摆脱官僚主义的传统作风,切忌政绩工程、豆腐渣工程、形式主义等。由此可见,大部制改革的一系列要求无一不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稳步促进大部制改革,切实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大部制改革关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败,也是实现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主要途径。目前,根据我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现状及之前大部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稳步促进大部制的改革。

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树立创新运行意识。通过教育和专业知识的普及,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大部制改革并不是机构的简单合并,而是将那些业务相近、职能类同的政府部门进行有机整合和重组,以便达到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进而推动我国政治权力的有序运行,完善行政运行体制。⑤此外,还应树立创新意识。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借鉴外国比较成熟的大部制改革经验和模式,灵活运用,祛除一切传统中落后的观念和制度,从而使得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各方面发展相适应,也为我国政治生活的有序运行增加创新机制。

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准确引入公民需求。公民具有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等权利,因此我国应充分尊重公民的权利,把大部制改革中关于机构整合一系列信息都公布在网上,公民通过互联网全面充分地了解大部制的改革动态,并进行有效的监督,提出建议和意见,督促官员及时改正不符合群众需求的政策。这也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管理的科学化,有利于我国政府切实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推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随着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的出现,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方式灵活多样。公民可在这些平台上发帖子、写评论、进行交流互动等,也可直接与政府官员进行电子互动,以全面、充分、真实地将民众需求反馈给政府公务人员,从而使大部制改革切实迎合群众需求,达到效益最大化,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向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体目标而迈进。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促进改革法治进行。随着大部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且要制定一系列具体的部门组织法和岗位组织法,明确部门职责和岗位说明,使得整合后的部门职责、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赋予其权威性。在法制的引导下,通过不断磨合而理顺权责关系,解决权责脱节问题,做到权力与责任的对等。同时也要建立健全保障大部制改革顺利进行、维护改革成果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增强大部制改革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可以减轻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受到的阻碍,保证大部制改革的稳步运行,此外,相关法律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维护大部制改革的成果,避免了成果的边缘化。

引进社会行业组织,嵌入竞争服务机制。目前,政府的失灵在很大程度上呼唤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是进行大部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首先,要对一些企业、行业协会、非营利组织进行深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责任感,使他们能够进行正确的定位,积极进行政治参与,承担政治责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弥补政府失灵。其次,大部制改革中,在整合后的机制内部,把一些非政府组织可以完成的任务和职能交给他们执行,这就嵌入了竞争机制,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估政策的可行性与收益性,从而达到工作的效益最大化,也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了切实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目的,进而逐步推动了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协调部门利益关系,保证改革稳步前进。我国在进行大部制改革时应立足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全局,合理处理各部门的利益及其之间的关系,避免利益分化和利益斗争。因此,我国应做好充分的民意调查,摸清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切实倾听民众的心声,争取事半功倍,达到成本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也要统筹全局,从整体出发,同时兼顾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机构合理整合和重组,在这其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万古不变的哲理,我国大部制改革要首先保证经济的发展,同时使政治适合经济的发展变化,同时也要用政治去反作用于经济,使改革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政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进一步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结语

大部制改革是我国完善行政运行机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途径,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路径。大部制改革以整合政府机构、重组部门结构、明确权力分工与协作、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部门、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着眼于进行统一管理,大大推动了行政运行机制的完善进程,促进了政治决策的科学民主、政治管理的务实高效、政治执行的全面有力,也转变了政府职能,提高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我国政府进步发展的跨越性标志,对于推动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大部制改革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其成效,更要善于发现其存在或者将要发生的问题,及时制定方案进行修改或避免问题的出现,这符合辩证法的要求。大部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一批具有坚定信念、远见卓识、阅历丰富、勇于创新、知识渊博的领导者和改革家,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下,进行指导和引领,共同促进大部制改革的稳步开展,最终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

【注释】

①⑤沈荣华,赵鹏,商弘:《政府大部制改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②③张康之:“走向服务型政府的‘大部制’改革热点聚焦”,《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5期。

④杨建顺:“‘大部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检察日报》,2008年3月7日。。

责编/张蕾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玲玲]
标签: 服务型   意义   改革   政府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