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基于总书记“两个务必”之问的思考

【摘要】文章首先指出赶考精神的核心是牢记“两个务必”。重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柏坡时提出的三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和回答。“两个务必”是在“一个根本变化、七个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之时我党应牢牢把握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赶考精神 两个务必 党的建设 指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务必”之问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革命圣地西柏坡时说:“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①习近平同志所提及的进京赶考,源于当时毛泽东同志与中央其他领导人的一个对话。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乘车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毛泽东同志对周恩来等同志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说:“我们应该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同志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关于赶考精神的著名谈话。

怎样才能在进京赶考中考出好成绩?学者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如果回到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在这里重点强调的是“绝不当李自成”。从毛泽东同志在进北京城、新中国成立前后与身边工作人员及其他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发现,毛泽东同志重点强调的是李自成进北京城后居功自傲、贪图安逸、生活腐化、狂妄自大,失去了农民军的本色,最终导致失败。那么,如何才能不重蹈李自成的覆辙,取得赶考的好成绩?其实,毛泽东同志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进京前,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逊、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简称“两个务必”。因此,笔者认为:赶考精神的核心就是牢记“两个务必”。

习近平同志在考察西柏坡时,语重心长地说“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今天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弘扬?”②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两个务必”在全国全党已经耳熟能详,但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习近平同志给出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新的思维角度,概括而言,就是三个方面:第一,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二,“两个务必”的内涵到底是什么?第三,如何使“两个务必”更好地指导当前党的建设和在新形势下如何加以弘扬?笔者对总书记的提问进行了认真思考,试图做出一点个人的回答。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玲玲]
标签: 总书记   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