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新语新论 > 正文

80后和中国大妈的“广场舞”有什么不同?

中国大妈们在莫斯科红场翩翩起舞

有网友日前在微博爆料:继中国大妈用广场舞“攻占”巴黎卢浮宫之后,莫斯科红场终于也“沦陷”了,甚至还引来了警察。不少网友为中国大妈的精神折服,并戏称“这是脚尖上的中国”,而更多的人则认为,大妈们这是“把脸丢到了国外”,有失体面。

中国大妈在国外大炫“民族风”究竟妥不妥?理论上应该由所在国的法律与民众的包容度来决定,为何却勾兑出国内网友的反感?笔者以为,关键不在于异国他乡的巴黎卢浮宫广场、莫斯科红场能不能跳广场舞,而在于国内民众对广场舞认知上的偏见与不解。

近年来,一支被称为“中国大妈”的中老年女性队伍强势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非所有人到中年的中国妇女都属于这支队伍,“大妈”特指她们中有共同特质的一部分:她们不太在乎自己的外在形象,对所有免费品充满占有欲,她们跃身商海潮头、追赶金融时尚、大炒股票黄金,甚至到国外投资房产,她们最爱的运动就是满腔热情地伴着《最炫民族风》的乐曲,忘我地大跳广场舞。

国内部分民众对于广场舞的反感,固然有其“扰民”之因,但细细琢磨,其因恐不止于此。

一段时间以来,活跃的广场舞健身形式让许多老年人退休后似又产生了某种重新找到“组织”、回归集体之感,但年长者的张扬与年轻人的低调则凸显出一道前所未有的巨大冲突。这不仅是一种自我形象表现形式上的冲突,更是不同时代者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在差异反应。年轻人希望长辈不将物质文明的进步溢于言表,不因儿女孝顺、出息而将幸福晒在闲暇的广场舞步上。因此,中国大妈的自豪感与年轻后生的自豪感呈现出某种不对应,于是,当大妈们在卢浮宫和红场大跳广场舞时,他们的晚辈们却在国内表情尴尬、深感不妥甚至不安。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80后   中国大妈   广场舞   莫斯科红场